银行利息再降低 哪些低风险资产还能配置?_观察

2023-06-08 09:07:34

进入6月后,多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下调部分存款利率,人民币活期存款利率调降5个基点,部分定期存款利率下调10个基点。

此次银行再度下调利率的主要原因是银行面临着的息差收窄压力。原银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商业银行净息差从2020年年末的2.10%下降至2022年年末的1.91%,下降了19个百分点。其中,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的净息差分别从2020年年末的2.05%、2.07%、2.00%、2.49%下降至2022年年末的1.90%、1.99%、1.67%、2.10%,分别下降了15基点、9基点、33基点、39基点。

除息差收窄原因外,存款定期化进一步加剧,长期限存款占比提升也是商业银行付息压力走高的原因。自2022年开始,银行体系中的存款就呈现出定期化倾向,1年期以上存款增量占比明显上升。进入2023年后,企业与居民存款均继续呈现明显的定期化特征。


(相关资料图)

截至2023年4月末,定期存款占境内存款的比重为53.2%,较年初提升2.1个百分点。其中,居民定期存款占居民存款、企业定期存款占企业存款比重分别为71.2%、67.8%,较年初分别提升3.1个百分点、1.9个百分点。特别是对于大型国有银行而言,因核心负债占比更高,受存款定期化拖累更为明显。

从上市银行存款端平均久期来看,该数据被不断拉长,由2019年年末的7.3个月升至2022年年末的9个月,这表明存款人尽可能将定期存款的期限拉长。

随着银行存款“再降息”,部分存款人可能将资金转向其他风险较低的投资方向。2022年四季度,银行体系存款规模大幅增加,部分与理财市场净值大幅度回撤,资管产品缩水,居民存款回表相关。2023年4月份以来,季节性效应消退、市场利率下行和“类活期”存款控价,推动了储蓄存款再度搬家至理财市场,现管类、货币类净值化产品明显增长,同步推动以同业存单为代表的货币市场利率进一步走低。

如果存款离开银行体系,短期来看哪些产品是相对安全又有相对高收益回报的呢?和股市的波动喧闹相比,债市反而显得岁月静好。

Wind资讯统计显示,截至2023年5月底,债券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达到1.71%,99%左右的产品在年内获得了正收益,共有1850只债券型基金最新单位净值创新高。

债券型基金走高的主要原因就是市场无风险收益率的下滑,尤其是最具代表性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路下行,推动债券价格也一路上涨。2023年2月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在2.92%附近震荡;3月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在2.88%附近徘徊;到了4月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快速向下突破,一路下探到近期的2.7%。

6月5日,财政部记账式附息国债(10年期),面值总额860亿元,招标结果为票面利率2.67%。

中金公司认为,银行贷款和存款利率今年都有望低于去年,债券收益率也很可能会低于2022年,10年国债收益率可能逐步走低到2.5%甚至更低的水平。对投资者而言,买入并持有债券依然是性价比最高的投资策略。

那应该买入短债基金还是中长债产品呢?从避险的角度看,短债基金或许风险更低一些,因为久期越短,对利率的敏感性就越低,债券价格的波动就越小,流动性也会越好,而中长债基金则可以锁定利润。

关闭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