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业绩节节攀升,SGI指数也跟风而起 立昂微股价却为何跌跌不休?

2022-04-13 15:39:51

行业景气持续演绎,经营业绩节节攀升,SGI指数也跟风而起,然而股价却在“万事俱备”中屡次让股民“不知所措”。

立昂微于2020年9月11日在上交所挂牌上市,主营业务包含半导体硅片、半导体功率器件、化合物半导体射频芯片三大板块。

一、高增长的赛道:股价为何跌跌不休?

过去一年来,半导体硅片行业在下游市场旺盛的需求驱动下,步入产业繁荣周期,2022年以来,半导体硅片市场供需矛盾仍然较为突出,这为半导体硅片龙头立昂微奠定了强劲的业绩基础。

4月7日,半导体硅片领域龙头企业立昂微7日晚发布业绩预告,预计一季度净利润约2.15亿元至2.45亿元,同比增长183.66%至223.24%;预计扣非净利润2.12亿元至2.42亿元,同比增220.50%至265.85%。

拆分营收构成来看,2021年,其硅片业务营收占比为58%;功率器件营收占比从20年的34%增至40%,增速较高,其中汽车电子芯片已经通过了全球前十大汽车电子三家的客户认证;射频芯片则处于起量状态,还没有占较大比重。

如今,汽车市场是功率器件需求增速最快的领域,MOSFET、IGBT被看做“电车之心”,新能源汽车对功率半导体的需求是传统汽车的5倍多。根据麦肯锡的统计,纯电动汽车的半导体成本为704美元,其中功率器件成本高达387美元,占整车半导体用量55%,金额和用量占比提升显著。

剖析业绩成因来看,营收和净利润两个指标双双猛增,业绩狂飙突进,主要是在国家政策驱动、半导体国产替代加快的背景下,智能经济快速发展带动的下游需求持续增加,公司所处行业细分领域市场景气度持续上升,维持高位,市场需求旺盛,公司销售订单饱满,主要产品产销量大幅提升。

考察行业景气来看,半导体硅片行业产能紧张的趋势持续蔓延,涨声一片,半导体硅片是集成电路制造最重要的材料,由于行业具有技术难度高、研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大、客户认证周期长等特点,全球半导体硅片行业进入壁垒较高,行业集中度高。但是年来,随着中国半导体制造的兴起以及国产替代的趋势,国产硅片厂商也迎来了高速发展期。

值得一提的是,立昂微股价却不如业绩亮眼。今年以来,公司股价已累跌30%,九个月来立昂微市值蒸发超400多亿元。有股民在股吧表示,“业绩这么好股价还这么拉胯”“立昂微业绩这么好,为什么股价跌的这么猛”“高增长赛道,可惜跌跌不休”;还有股民预测,“按照规矩,业绩大增,股价跌停”“业绩越烂越涨,越好越跌”。

二、高景气下的竞争:谁是最靓的仔?

在行业高景气的护航和高涨的市场需求支撑下,竞争加剧,硝味日益浓烈,半导体硅片行业在国际、国内微观主体的行业格局、业务调整等层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方面,产能瓶颈始终是制约行业发展的核心矛盾,国内外厂商不断通过增资、收购或者IPO等方式加码扩产;另一方面,国内半导体硅片企业业务层面的调整日益频繁。

从国际硅片市场来观察,在市场份额、出货量、产能建设等指标上,硅片行业呈现寡头垄断局面,海外厂商占据主要份额,2021年全球前六大厂商信越、胜高、环球晶圆、SK、Siltronic市场占比超九成。

此外,行业一大趋势是部分半导体硅片厂未来5年产能已经售罄,2月初,日本半导体硅片巨头SUMCO(胜高)曾透露,公司产能包括新工厂的增产,至2026年财年之前产能已全部被长期合同覆盖。即使新建投资的增加起到了作用,供需紧张的局面仍将继续。

为什么胜高等厂商未来5年的产能都被预定一空?根据SEMI数据显示,2021年年底全球有19座高产能晶圆厂迈入建置期,另有10座晶圆厂将于2022年动工,由于一座晶圆厂月产能以三万片起跳,对硅片的用量也随之直线上升,而硅片厂生产周期同样较长,这就出现了供需错配下需求侧单边爆发的情况。

从国内产业现状来梳理,无论是营收规模,还是产能水,在目前上市硅片公司中,立昂微都处于竞争不利的位置。在半导体硅片收入上,根据2021年中报数据,沪硅产业、中环股份(002129)、立昂微分别实现营收9.64亿元、8.55亿元、6.23亿元,沪硅产业的营收规模占据头部位置。

在产能水上,截至2021年末,沪硅产业、中环股份和立昂微的12英寸硅片产能分别达30万片/月、17万片/月、15万片/月。其中,中环股份和立昂微以重掺为主,沪硅产业以轻掺为主,沪硅产业在产能和技术先进上对立昂微形成经营压力。

客观来讲,虽然立昂微在营收、产能上暂时落后,但它是少数横跨上游材料、中游制造和下游设计的半导体公司,一手是在原料中占比超30%的硅片,一手是肖特基二极管、MOSFET以及射频芯片。

从行业发展趋势来判断,产能建设逐步成为硅片厂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而产能扩张的依托手段集中表现为增资扩厂和兼并收购。2020年后,下游的晶圆代工厂如台积电以及IDM公司如英特尔、三星等加大资本开支,建厂动作频频,由此拉动了硅片的用量暴涨。

以全球排名第三的硅片厂环球晶圆为例,2022年2月,在德国政府的干预下,环球晶圆对排名第六的德国厂商Siltronic的收购案告吹。外延式扩张受阻,环球晶圆转而大手笔增加投资,宣布将在美国、欧洲和亚洲投资36亿美元,其中20亿美元用于建设新工厂,16亿美元用于增加现有设施的产能。

二、合纵连横:能否实现弯道超车?

国际龙头不断跑马圈地,引发跟随者纷纷如法炮制,紧抓扩张机会窗口。立昂微、沪硅产业、中环股份等企业期纷纷通过增资、收购等方式加码产能建设。

以立昂微为例,2022年2月7日,立昂微宣布控股子公司金瑞泓微拟14.85亿元收购国晶(嘉兴)半导体有限公司部分股权,收购完成后将持有国晶半导体77.97%的股权。收购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扩大立昂微的产能,更重要的是能够弥补它在轻掺硅片上的劣势。

轻掺硅片是什么?为何立昂微加大筹码布局轻掺硅片,并将此作为补足短板、抗衡沪硅产业的重要抓手?立昂微能否借此实现弯道超车?

轻掺硅片是什么?根据掺杂浓度不同,硅片可以分为重掺硅片与轻掺硅片。重掺硅片有外延层,所以重掺晶体对缺陷要求较低;轻掺硅片没有外延层,通常对晶体原生缺陷要求很高。前者多数用来做衬底材料,也可以用来做电源IC、MOSFET等车用以及工业用领域芯片;后者用途更广泛,能更好地用于先进制程,多用于在消费领域、逻辑IC的领域。

轻掺硅片前景多大?有数据统计,目前从全球市场 8 英寸硅片总需求上看,轻掺硅片约占全部需求的 70%;在 12 英寸硅片总需求中,轻掺硅片占比几 100%。庞大的市场规模和需求支撑,几乎是任何一个硅片厂商都企图“瓜分染指”的领域。

立昂微在轻掺领域地位如何?但是,国内规模化产品主要为重掺硅片,轻掺硅片产品主要依赖进口,除了沪硅产业出货规模较大以外,目前立昂微以及中环股份等虽然在技术上有所突破并已送样认证,但是在量上依然捉襟见肘。

立昂微显然不能错失轻掺硅片的发展机会,根据公告,国晶半导体虽然还在亏损之中,但已完成月产40万片产能的全部基础设施建设,生产集成电路用12英寸硅片全自动化生产线已贯通,目前处于设备安装调试、客户导入和产品验证阶段。

除了收购扩张外,立昂微在建产能中还规划了月产能5万片的轻掺。但和“先行者”沪硅产业对比来看,立昂微依然势小力弱。沪硅产业定增募资将用于新增30万片轻掺的月产能,如果加上它现有和在建的30万片月产能,那么轻掺硅片的未来月产能将达到60万片。

沪硅产业的轻掺产能显著高于立昂微,龙头位置可以久坐无虞,但是面对搅局者不断通过增资、收购或者IPO等方式加码扩产,半导体硅片厂商新一轮“鏖战”一触即发,立昂微能否在“混战”中实现弯道超车?

关闭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