珀莱雅回应防晒产品翻车:部分批次成品存在差异

2022-05-09 11:11:48

道歉、下架产品……珀莱雅防晒产品翻车事件还在发酵。5月8日,记者发现,珀莱雅近日被曝出的问题产品已经在多平台被下架处理。根据相关报道,涉事产品为珀莱雅网红产品,月销量在10万+左右。

对于此次产品翻车,珀莱雅方面给出的回应是"生产工艺难度高。部分批次成品存在差异"。但业界对珀莱雅的说辞似乎并不认同,"此次防晒产品翻车,说明珀莱雅对产品质量把控存在一定问题,从珀莱雅近两年发展来看,其重点更多是在营销层面,研发方面的投入远不及营销。此次产品翻车也是在给珀莱雅一个警示,加大研发投入的同时严格把控各个环节是企业未来发展的重点",业内人士说。

产品下架

5月8日,记者了解发现,珀莱雅问题产品"羽感防晒"已在多个平台被下架。珀莱雅天猫旗舰店目前已无法搜索到"羽感防晒"产品;同样在珀莱雅小红书官方旗舰店内搜索"羽感防晒"显示未找到相关商品。拼多多、京东等平台的珀莱雅旗舰店也都已下架相关涉事产品。

与此同时,珀莱雅官方也在多渠道开启退货服务,珀莱雅天猫旗舰店客服人员表示,"如果您在使用过程中有任何不满意的地方,即使产品已拆封使用,我们仍然支持退货退款处理,运费由我们承担"。

珀莱雅京东官方旗舰店、珀莱雅微信商城客服人员均表示,即使产品已拆封使用,仍然支持退货退款处理。

据了解,此次珀莱雅多渠道下架的"羽感防晒"产品,被消费者反映存在不同批次质地不一,物理防晒剂含量存较大出入,多位消费者使用后出现了闷痘闷闭口等情况。同时有博主曝出,在进行防晒测评时,珀莱雅"羽感防晒"防护力差,成分有问题;也有博主晒出送检报告称,不同批次产品,两种物理防晒剂添加含量都变了。随着事件发酵登上热搜,珀莱雅"羽感防晒"产品更是被质疑存在擅自更改成分含量的嫌疑。

对此,珀莱雅在官方微博发布澄清说明表示,"‘羽感防晒’自备案以来,配方从未更改,由于是油包水低粘度的防晒产品,生产工艺难度高。在检查中我们发现,部分批次成品存在差异,故而影响了部分消费者的使用体验,在此,我们深表歉意"。

就此次出现品控原因及未来如何规范等问题,记者对珀莱雅进行采访,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不过,在时尚透明度创新中心-FTIC-创始人杨大筠看来,珀莱雅这份说明中"生产工艺难度高,部分批次成品存在差异"只是公关借口,产品出现问题的背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在生产环节的把控方面存在不足。

深圳市思其晟公司CEO伍岱麒表示,产品品质是一个品牌的基石,一旦出现品控问题,对品牌影响较大。企业需要快速解决并降低负面影响。同时检索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避免发生这类情况。此外,一般而言,不同生产批次的产品可能会出现一定差异,但是如果企业对工厂的机台检验环节要求高,对品控更严格,则会把差异情况控制得更好一些。

营销惹的祸?

珀莱雅的这份声明交代了产品出现问题的原因,却也让业界和消费者产生疑惑,生产工艺难度高怎么会是导致部分批次产品存在差异的原因呢?珀莱雅的研发工艺不足以支撑产品研发生产吗?这背后可能存在一些什么问题?

近几年,从珀莱雅的投入来看,营销已然成为其发展的一大重点。财报数据显示,2018-2021年,珀莱雅的销售费用分别约为9亿元、12亿元、15亿元和20亿元,分别占当年营收的37.5%、39%、40%和43%。2022年一季度,其销售费用达5.3亿元,占营收的42.4%。形象宣传推广费用率在2021年达到36%。

营销推动下,珀莱雅业绩连年增长,财报数据显示,自2017年上市以来,珀莱雅净利分别增长30.7%、43.03%、36.73%、21.22%、21.03%。

伍岱麒表示,从过去的经验来看,较高的营销投入确实会为企业带来一定的业绩增长,但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消费者需求也在发生改变,品牌力、产品创新以及质量成为消费者选择产品的重要条件。这就对企业的战略方向、品牌管理、运营能力等综合实力有了要求。

业内人士称,对于化妆品企业而言,不断加码研发是新的趋势,尤其高端化、功效化的产品研发方向,是化妆品行业头部玩家的共识,而不是一味加大营销力度。

反观珀莱雅,伴随营销费用的水涨船高,其研发费用率却逐年下降。2018-2021年,珀莱雅研发费用分别为5125万元、7460万元、7220万元、7658万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17%、2.39%、1.92%、1.65%。

而同为老牌的上海家化、丸美股份以及新兴品牌薇诺娜等都在不断加大研发的投入。2021年,贝泰妮营收40亿元,不及珀莱雅的46亿元,而其研发费用1.1亿元,同比增长了78.5%;上海家化营收76.5亿元,研发费用投入1.6亿元,同比增长13%。丸美股份营收17亿元,研发费用投入5488万元。

杨大筠表示,随着近两年网红直播营销的兴起,珀莱雅找到了一条快速增营收涨市值的捷径——营销绑定网红概念,而随着营销的投入,研发方面自然也会被忽视,这样的发展战略一定程度上较为短视,不利于品牌的长期发展。

关闭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