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不公开的秘密是什么?父亲背着儿子遗体走10小时带儿子“回家”

2021-12-20 11:52:22

2008年5月15日,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的山路上,有一位父亲正背着儿子艰难前行。

那是一个身材瘦小、面色黝黑的中年男人,面色十分平静。

背上的儿子穿着崭新的白校服,头上盖着一块薄毛毯,双手不自然的耷拉下来。

一位赶来救灾的医生见状想要上去帮忙,中年男人却摇了摇头。

“谢谢,不用了。”中年男人声音里有些哽咽:“我儿子,死了。”

说完,他又把儿子往上颠了颠,一步一步地坚定向前。

天崩地裂之时

2008年5月12日下午,17岁的程磊正在学校里准备上课。

他在四川省汶川县的映秀镇漩口中学读书,已经高一了。

这天格外的闷热,很多同学还在操场上玩耍,程磊和几个同学早早地回了教室,准备预习课本内容。

14时28分,程磊感觉到课桌和头顶的吊灯开始剧烈地晃动!

“地震啦!快跑!”

不知道谁喊了一声,呆立在原地的程磊才急忙往外跑,可他才跑到门口,头顶的水泥走廊裂开几道巨大的裂缝,整块掉了下来。

这个男孩甚至都没来得及发出惨叫,就被掩埋在了废墟底下。

程磊的家在水磨镇连山坡村的半山腰上,父母靠着半辈子的努力,盖了一座贴着白瓷砖的简陋三层小楼。

地震发生时,程林祥和妻子刘志珍正在镇上的工地里干活,突如其来的晃动让夫妻俩十分紧张。

顾不上不断来临的余震,夫妻俩相互搀扶着往家里跑。

家里还有96岁的曾祖母以及爷爷奶奶,万一出事了,程林祥夫妇想都不敢想。

一路小跑回到了家,余震也暂时停歇了,程林祥看到毫发无损的老人后才松了一口气。

吓得手软脚软的刘志珍仔仔细细地检查了下家里的房子,没发现什么损伤。

这时在水磨中学上学的二儿子程勇也回了家,他告诉父母,教学楼晃动的时候很可怕,但只碎了几块玻璃,没人受伤。

提心吊胆的程林祥这才安心,他安慰担心大孙子的老人:“咱这破房子都没事,应该不是大地震。”

但妻子刘志珍还是很不放心,大儿子程磊上学的地方有些远,也不知道那边是什么情况,她心里慌得很。

程林祥拨打了学校老师的电话,却始终无人接听,这才着急起来,和妻子到村口向回来的人打听情况。

“镇上的房屋都塌了一大半啦!公路都被巨石堵住了。”从外面回来的邻居还惊魂未定:“我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大的动静!”

持续不断的余震让夫妻俩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一夜无眠。

第二天一大早,俩人拿着昨晚的剩饭随便垫了几口就出发,准备到映秀镇的漩口中学找一找大儿子程磊。

他们并不知道,在那里等待着他们的将是无尽的绝望。

亲爱的宝贝,你在哪?

2008年5月13日清晨,程林祥夫妇走在泥泞的山路上。

天上下起了瓢泼大雨,前往映秀镇的道路已经在昨天就被山体滑坡冲断了,到处都是巨石和泥土。

夫妻俩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山路上,走几步就得摔一下。

半路上,他们遇见了同样赶往映秀镇的部队,这才知道,映秀镇已经和外界失联了,部队是来救援的。

心慌的夫妻俩跟着部队一路小跑,终于在上午11点赶到了映秀镇。

一路上刘志珍都在心里祈祷着千万不要有事,可看到那个宛如废墟般的小镇时,她只觉得眼前一黑。

到处都是倒塌的楼房,每一片废墟面前都有疯了一般在挖掘碎石块的人,双手满是鲜血。

看到有人正抱着没了呼吸的家人哭嚎,夫妻俩不敢多看,凭着记忆里的路线,一路找到了漩口中学。

原本6层楼的教学楼已经倒了大半,巨大的裂缝仿佛一个深渊巨口,随时准备吞噬生命。

中学门口前有一些简陋的窝棚,是逃出来的老师临时搭建的,幸存的孩子们正抱在一起小声的抽泣。

“有人见过我儿子吗?他叫程磊!”

两人不断地询问着窝棚里的孩子们,终于找到了程磊的几个同学,其中一个告诉程林祥:“我看见他在教室里看书。”

程林祥抹了把脸,颤抖着声音问:“你,你确定吗?”

那个同学含着泪点了点头。

“程磊!幺儿!你在哪里啊?”

程林祥夫妇像疯了一样冲进了学校里,站在废墟上挖掘、翻动着石块。

尖锐的碎片很快把两人的手扎破,鲜血流了一地,可两人就像感觉不到疼一样,红着眼拼命地翻捡着。

有几个老师和同学也过来帮忙,可直到天黑都没有找到程磊的踪迹。

夜深了,身心疲惫的两人和学生们挤在窝棚里,老师给他们分了些吃的。

程磊的同学们也来安慰他们:“说不定程磊正藏在哪个地方呢?他不会有事的。”

可程林祥只是呆呆地望着被雨打湿的土地,一旁的刘志珍把脸埋进臂弯,窝棚里弥漫着令人窒息的沉默。

有人提了一嘴,说不定程磊已经回了家呢?

夫妻俩又重新燃起了希望,第二天天刚亮,他们就急忙赶回了家。

徒步四个小时的他们脸上满是疲惫,眼里满是希望,可他们却没有在水磨镇的家里看到程磊。

儿子别怕,爸妈带你回家

15日早晨,他们又匆匆往学校里赶,说不定儿子已经被救出来了呢!

细心的刘志珍还准备了一套干净的校服和一条布绳子,想着儿子要是受伤了就把他背回来。

又是4个小时的翻山越岭,窝棚前的孩子们有的已经被接走了,但程磊依旧不见踪影。

两人又爬上了废墟,程林祥捡了一根钢筋,翘起石块翻找着,刘志珍则不断地呼唤着孩子的名字,期盼着能够得到回应。

一直绕到了废墟的背面时,程林祥发现一块巨大的水泥板旁边有一条20公分左右的缝隙。

他把身子探了进去,靠着缝隙里洒下的光,看到了让他心碎的一幕:

程磊和两个同学正静静地躺在那里,双眼紧闭。

刘志珍扑过来想和丈夫一起把儿子拉出来,可缝隙实在太小了,根本拉不动。

两人跑到大街上,向往来的行人帮忙,刘志珍甚至跪在了地上,头也磕得青紫,嗓子沙哑地哀求,却没人停下脚步。

一名小战士跑过来问他们怎么回事,听说了两人的请求后,他很为难:“我们要先救活人,实在顾不上,抱歉。”

这时程林祥不知道在哪里找到了一根铁镐,和妻子两人换着去砸那块水泥板,一下又一下,裂缝慢慢地布满了整块板子。

半个小时后,水泥板碎成了几大块,两人合力把碎块抱开,程林祥爬进去,把儿子拉了出来。

程磊的身上没有血液,后脑有一个拳头大的口子,胸口也完全塌了下去。

程林祥夫妇

看着儿子身上的泥污,刘志珍一边哭一边把儿子的脸擦干净,拿出了一直带在身上的衣服想要给程磊换上。

可死去了几天的儿子身体僵硬,衣服根本穿不上去。

夫妻俩跪在儿子身边,哭着呼唤他的名字,一边揉捏着他的四肢,一点点地把脏衣服扯下来,换上了白净的校服。

拿来一块红色薄毛毯盖在儿子的头上后,程林祥把儿子背在了身上,怕他滑下来,刘志珍还拿布绳绑了绑。

“儿子别怕,爸妈带你回家。”

漫漫回家路

连日的大雨,把原本还算好走的山路变成了沼泽地,踩一脚就能陷进去。

成群结队从映秀镇逃出来的灾民中,程林祥夫妇走得很慢。

1米65的程磊比父亲还要高出一点,程林祥把他背在背上时,儿子的双脚会时不时地擦到地面。

刘志珍走在身后,一手托在儿子身下,帮着分担点重量。

一路上夫妻俩都很沉默,程林祥时不时地会和儿子说说话:“爸爸带你回家,趴稳啦。”

山风刮过他的耳边,猎猎作响,就好像儿子在回应他一样。

身形瘦小的他力气不算大,可背着儿子时,他就好像有用不完的力气,甚至比刘志珍走得还快。

走到相对平坦的地方时,刘志珍拿路边断裂的树干做了个简陋的担架,和丈夫一起把儿子抬着走。

树干上有很多尖锐的枝丫,夫妻俩都顾不上处理一下,枝丫深深地扎进他们的肩膀,十几个血洞往外流着血。

实在没法走了,就换程林祥背在身上,慢慢地爬过那些崎岖的路口。

山路边上的泥土松动,时不时地会有石头和泥土滑下来,好几次都擦着两人身边过去。

抬着担架时,一块大石头一下飞到了刘志珍脚下,可她都顾不上闪躲,就怕这一躲就让儿子摔下去了。

有几个战士帮助他们把担架一起抬过了最危险的地段,有人想给这对夫妻一些吃的和水,他们都拒绝了。

他们还要留着力气带着儿子回家,已经不能再负担更多的重量。

路上时不时地会遇到前往映秀镇救援的部队和医生,他们很热心,想上前来帮忙。

夫妻俩都只是摇摇头,礼貌地拒绝。

“这是我儿子,死了。”

这时前往映秀镇的水路已经打通,夫妻俩艰难地来到了码头等着坐船。

渡口有很多灾民焦急地等待着,听说程林祥背上背着的是死去的儿子时,人们默默地为他们让出了一条路。

夫妻俩之间很少交流,脸上也不见泪花,他们没有时间去悲伤,满脑子都是想着怎么把儿子带回家。

从13点走到23点,10个小时后,夫妻俩终于回到了连山坡村。

村口灯火明亮,邻居们都在等待着他们回来,看到担架上的程磊后,大家沉默着接过了担架。

夫妻俩一屁股瘫坐在了地上。

这辈子都不会离开了

程林祥和妻子商量了下,把儿子葬在了家后面的小山坡上,很近,5分钟就能到。

程林祥的爷爷想把自己的寿棺拿给孙子用,程林祥没答应。

“要是用了,程磊走得不安心。”

可棺材都是提前定做的,棺材铺里也没有做好的,他在村里转了一圈才找到了一口顶部有烧焦痕迹的棺材。

悲痛的程家人

5月16日清晨,程林祥放了一封鞭炮,和二儿子程勇一起,把程磊的尸体放进了棺材里。

刘志珍最后一次吻了吻大儿子的脸颊,眼泪扑簌簌地往下掉。

担心老人年纪大了受不了,下葬的时候没有叫上老人。

夫妻俩拿着铁锹,一下一下给墓坑里填上土,慢慢堆成一个山包包。

程林祥找来一个有缺口的白瓷盘,放上了两块芒果味的威化饼干,轻轻放在了儿子的坟前。

坟墓没有立碑,只插着几束已经熄灭的香。

刘志珍一手抱着儿子生前的照片,一手轻拍着程磊的坟头,小声说:“妈妈晚上做梦的时候,你来陪妈妈说说话,好不好?”

年前,夫妻俩还商量着出去打工,给两个儿子挣大学学费,再努努力,把买房子、娶媳妇的钱都攒起来。

而现在,夫妻俩不打算出去了,一个是要照顾老人,一个是要陪大儿子。

刘志珍说:“以后,我们一边种田,一边陪着他,一家人还是在一起。”

5月19日是全国哀悼日。

村里找不到旗杆,程林祥就拿竹竿插在土里,找了一块红布捆在中间,就算是下半旗了。

下午2时28分,一家人就聚在旗杆下,低着头,表达对死难者的哀悼。

程林祥对着大儿子坟墓的方向小声说:“别怕,爸爸妈妈陪着你。”

修补断裂的路

大儿子走了,日子还要继续。

小儿子程勇似乎在一夜之间长大了,以前总是赖床的他现在一大早就起床,还会把家里人的早餐准备好,家务也总是抢着干。

老人们有时候也会讲讲程磊小时候的糗事,可总是说着说着就抹起来泪来:“心里难过,不说了,不说了。”

一家人虽然嘴上不说,可彼此之间都明白,心上的伤痕还没有愈合。

可祸不单行,程林祥父亲的去世又给这个小家一次沉重的打击。

程林祥的父亲是一名小有名气的木匠,为了支持灾后重建,70岁的老爷子又重新出山。

2009年3月20日,程林祥开着自家的小四轮,要带着妹夫和父亲出门干活,结果在山路上出了车祸,他和妹夫幸存了下来,可父亲却当场就没了呼吸。

从连山坡村到山下的水磨镇只有一条泥泞的山路。

路宽不到4米,最窄的地方就只有2米左右,一边是高山一边是悬崖,十分危险,再加上全是泥土地面,一下雨人和车都走不了。

去年的地震震松了山路边的岩壁,时不时有石头滚落,有些地方还有可怕的大裂口。

对于连山坡村的村民来说,这条路已经成为了“吃人的路”。

父亲的去世让程林祥充满了自责,他把自己关在了房间里闷了两天,出来后就时常走到那条山路边,死死地盯着。

程林祥和村民提出想要把路给修一修,大家很赞成,但钱从哪来?材料从哪来?人工怎么算?

这些问题让大家愁眉不展。

恰逢当时的广东佛山援建水磨镇工作组组长来看望程林祥夫妇,听说了两人带儿子回家的感人故事后,他深受感动,就专门找来,问问有什么困难。

刘志珍趁机提出能不能帮忙修路,组长毫不迟疑地答应了。

他仔细的看了看这条路,回去就开始计划,但整个镇子都在重建,到处都要用钱,他算了又算,挤出了30万元来。

可30万元只勉强够买砂石和水泥,以及租用一些机器设备,人工费实在是拿不出来了。

消息传回连山坡村后,村里开起了小会:既然找不到人,咱们自己修!

上到70岁的老人,下到10多岁的孩子,全都积极地参与了进来。

从地震发生以后,这个小山村就弥漫着死一般的寂静,而现在,他们又重新活了过来。

程林祥也不再消沉,他带着一群小青年,到深山里砍树运回村里,加工成木板来修路。

“只要忙起来,就不会去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了。”

5月2日早晨,修路队伍来到程家大门口集合,准备开工。

青年们负责搅拌水泥、运送材料的重活,老人和妇女们在山上用木板搭出槽子,来固定水泥路面。

水泥路面一点一点地增加,一厘米、两厘米……到了上午11点左右时,连山坡村的第一条水泥路,终于有了一点像样了。

“等路修好了,我家的猪就能拉出去卖,赚他个大的!”

村民们一边忙活一边盘算着,到处都是欢声笑语。

随着这条被命名为“佛缘”的路被铺好,地震给村民带来的裂口,似乎也慢慢开始被填平了。

带着希望出发

2011年年初,程林祥的第三个儿子出生了。

孩子名叫程天乐,谐音“添乐”,夫妻俩希望小儿子的出生,能够给程家增添欢乐。

小孩子很调皮,刘志珍成天忙得不行:“没有精力想那么多了。”

程林祥肩上的担子又重了起来,好在有社会各界的好心人的帮助,生活依旧充满了希望。

过去的日子里,夫妻俩一直想找到当初在地震中帮过他们的恩人。

在两人去学校里找儿子时,程林祥走得快,刘志珍被落在了后面,有一个好心的男子正骑着摩托,就顺带带了她一程。

那人的两个儿子被砸成重伤送到了医院,看了一眼儿子后,他一直把刘志珍送到了摩托车无法通过的地方。

刘志珍掏出50元塞给他,他怎么都不肯要,刘志珍就悄悄放进了他兜里。

安葬好儿子后,刘志珍曾试图找过这个恩人,却不知道他的名字,一直都没能再见到他。

程林祥背儿子回家的事情经媒体报道后,社会各界向他们这个小家伸出了援手。

有的给他们打电话加油打气,有的给他们汇款,有的给他们买了一堆东西,放在门口就跑。

还有人给二儿子程勇交了学费,负担初中到大学的全部费用。

有一个北京的好心人想帮他们一家迁到城市里来,但夫妻俩拒绝了:“儿子在这里,我们不能丢下他。”

夫妻俩对这些好心人们充满了感激,也充满了愧疚,很多人他们连一句谢谢都无法传达,他们给予的帮助,或许夫妻俩这辈子都无法报答。

如今,当年地震造成的伤口还依旧存在,但夫妻俩已经不再迷茫和悲伤。

伤口上的疼痛终将化为他们力量,向着那充满希望的未来,坚定前行。

参考资料:

中国青年报——《回家》《路》《程林祥:又是一次“回家“》

半岛都市报——《程林祥接受采访:“欠下的恩情”一直没忘》

澎湃新闻——《汶川十年影像志》

来源:百家号

关闭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