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码龄的阿里工程师,给年轻人10个忠告

2020-03-30 11:22:58

阿里高级技术专家左兴兴是一个有着10年码龄的工程师。他喜爱读故事,当他读到那些生活艰辛的片段时,往往将它化作生活的勇气和前进的动力。今天的内容源于平兴的自述,也许不够精彩和离奇,但却如同那一行行代码,平淡、朴素而真实。平凡人的奋斗、挣扎、彷徨,往往最能打动人心,因为有每个人生活的影子。

合资买电脑,翘课挂科

本人80后,湖南人,01年上的大学,入川是我第一次坐火车,火车上我第一次说普通话,在拥挤不堪的绿皮车上,用憋嘴的湘普跟一个川妹子聊了整整一天一夜的人生和理想。

大二的时候,为了学习编程,便与中学同学合资买了一台电脑,他读土木工程系,住5舍7楼,我测控系,住5舍3楼,电脑一人宿舍放一个月。

牛人的故事讲到第一台电脑,往后就是各种开挂,而凡人的故事却不能按此套路发展。上学、工作、跳槽,没有天赋异禀,没有吊丝逆袭,没有农奴翻身,从平凡到平庸,最多就是中间扑通两下,然后就沉寂无声。

电脑刚买来的时候,我确实装了Turbo C,且把书上的代码抄进去编译,无奈报错搞不定,后来这电脑的用途就完全偏离了当初购买时的初衷。记忆中,我玩的时候,他坐我旁边,他玩的时候,我坐他旁边,一玩就是几个钟头,本该发奋图强的年华,却把大好青春时光都奉献给了红警和CS。

大三的时候,我选修了一些计算机专业课,但因为长期翘课,所以随机挂了许多科,如今忆起,仍心惊肝颤。

大学生活过得稍微有点不羁,在学校迪厅蹦迪膝关节脱臼,坐过救护车;翻围墙被挂,胳膊上留了道几厘米长永久的疤;再就是废寝忘食地打牌,临考时抱佛脚,背着被子楼道里借光看书冻得直哆嗦。

入职游戏公司,稳扎基础

成都实在是太过安逸,长此以往,担心自己大约会废掉,便在05年考了北京一所学校的计算机系研究生。学校不大,站在南门便能望见北门,仿佛有种从大学读到高中的感觉,读研的生活枯燥单调,甚是无趣,混完专业课,便迫不及待地找了家游戏公司实习。

待到08年初,熬到毕业,便留在了该公司。

毕业那会儿,本来签了一家较大的银行,但年少不懂事,加之人穷志短,游戏公司HR一顿画饼,被忽悠地一愣一愣,便跟银行毁了约。

后来游戏公司便耍起了流氓,先是实习期不算试用期,然后试用期六个月,再来个季度奖延后一个季度发,七算八算,第一年就只有基本工资。

感觉到此地不宜久留,一年半之后,便收拾细软,改投北京另一家游戏公司,该公司是几个清华学生做起来的,技术水平和氛围都还不错。08年前后很难进,我硕士毕业时,连面试机会都没争取到。

我在这家公司做了5年,我的大部分编程技能都是在这里学到的,时至今日,我依然感谢给我做出良好编程示范的架构师。

那时候也年轻,总觉得学好C++,走遍天下都不怕。依然记得每天下班回家,还会挑灯夜读,那几年我精读了不少技术经典:C++ primer,C++ templates,Effective C++,More Effective C++,Exceptional C++,C++标准模板库,C++对象模型,设计模式,linux内核设计与实现,深入理解linux内核,APUE,CSAPP,那真是一段好时光,如饥似渴的沉浸在知识的海洋,有事做,不焦虑,那段时间,我妈关灯睡觉之前总是摇着头说:一天到晚对着个电脑,眼睛迟早会瞎掉。

当时做的是一个类似魔兽世界的大型多人同时在线角色扮演游戏(MMORPG),该项目一开始计划做一年半,谁知道一做做了4-5年,都快赶上硕博连读,待到项目做完,我已经从一根光棍变成了一家三口。

因为错过了PC游戏的黄金时期,最终游戏上线后,效果一般,等于是花4-5年时间买了一张彩票,然后开奖,谢谢惠顾,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

而在研发过程中,我一直有一种错觉,预感项目要火,我要起飞,这应该也是我参加工作以来,最积极乐观的阶段。

之所以信心爆棚,一方面因为IP牛,另一方面,我在前司参与的游戏项目,见证了在线数从50万冲到80万,而那些游戏策划,也只不过增个副本、加个任务之类,土法炼钢,我并不觉得有什么高明之处,使我萌生一种成功可以复制的妄念。

项目上线后,次年(14年)年初,服务器几个开发骨干,便依次离了职,一个服务端同事回了家乡移动,心灰意冷之下,我去了某互联网公司。

在游戏行业工作6年多,我见证了这个行业的兴衰:从十年前的朝阳产业,应届生趋之若鹜,办公室弥漫着快活的空气,到而今夕阳产业,大家避之不及,脸上写满焦虑的神色。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热点,不能以静止的眼光看待世界,唯有顺应潮流,迎接变化,才能不被时代抛下。

14年初入职那家互联网公司的时候,彼时公司尚未上市,给了一些期权,当时没有太拿它当回事,若按今日股价算来,简直是一笔巨款。

因为当时的事情有些迷茫,无所事事,便在转正之后扬长而去,人生唯一的一夜暴富的机会从此错过。

现如今,我身上的棱角早已被生活磨平,年少时的意气风发也已随风飘逝,只留下圆滚的身躯、油腻的灵魂、唯诺的姿态。回首过往,一声叹息,但人生不是铅笔画,不可修改涂抹,亦不可重来。

这段经历对我影响很大,我的诸多固有观念都被颠覆。之前,我单纯的以为职场比拼的就是技术,所以我花大量时间在学习编程技能上,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跳出游戏圈,训练软能力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为人态度、处事方式、沟通技巧,这些都很重要,而且职位越高,这些软能力的重要性越高。

另外,认知、视野、思考,也很重要,世间万物都有它的本质和规律,要根据第一性原理,探寻事物的本质,而不应该被表象所迷惑。

比如你认为重要的事情,可能并非如你所想般重要。工作中,你应该聚焦在你领导认为最重要的事情上,而非你自认为重要的事情上;比如你应该保持对行业的关注和思考,了解从不同视角对事物的看法,而不应该活在自己的封闭逻辑里。

离开上家互联网公司之后不久,辗转去了一个大厂。履职两年有余,工作稀松平常,生活毫无波澜。

这段工作经历的最大收获就是成功跳出游戏圈,转行的事情在我心里酝酿已久,虽然在游戏行业没有做出什么突出成绩,但终究还是有些积累,若要继续混下去,也算轻车熟路。

但我觉得每个时期有每个时期的热点,游戏行业已经过了最好的时期,在这个行业继续做下去,意义不大。所谓舍得,不就是先舍而后得么,想清楚这点,便不恋过往,纵情向前。

后面机缘巧合,又回到之前那家互联网公司做架构,刚开始也遇到过适应上的问题,也一次次为前程担忧,那些辗转难眠的夜晚,每个经历过挫折的人都能明白。

同在该公司任职的不穷师兄给我讲了段意味深长的话:“我在公司十年,眼见太多人来来去去、高潮低谷,但归根到底,不离开,坚持住,便会有转机”。我听从他的建议,坚持了下来,转眼间两年了,我感激人生道路上每一个给我指点和帮助的人。

游戏、搜索、机器学习、协议、架构、音视频,十一年,六个方向,经历碎片化,有个人原因,也有客观因素,可把我累得够呛。

久经折腾,依然乐观

第一份工作、第一次入的行业,对职场人的影响跟原生家庭一样大,转行意味着很多积累都作废,而进入新的行业,前面几个月,你会发现开会几乎听不懂,更别说有什么独特的见解了,所以,必须不停的补缺,你会很累。

近些年,各种折腾,居无定所,人到中年,但对未来,我依然保持乐观,有时候想想,中学时期,成绩比我好、比我聪明的同学多了去了,而有些因为选择了传统行业,十年如一日,在厂里熬着,生活更加没有指望,所以,虽然也常附和调侃996,但至少,进入互联网这个生机勃勃的行业,曾经有机会扑通几下。

虽然我的职业远谈不上成功,但我依然想给职场的朋友一些建议:

1、技术不是万能的,但打好基础依然必要。

上了年纪之后要避免沉迷在技术的快感里,要注重管理经验的积累,虽然我们不情愿,但却不得不承认,管理有杠杆效应,大多数情况下比技术砖家能发挥更大作用,追求个人技术相当于优化单机性能,极限显而易见,而管理团队相当于构建分布式系统,它很容易做到水平扩展(scalable)。

2、尽量去大公司,小公司的风险高。不要让别人的梦想绑架你的前程。

3、没有完美的团队,也没有完美的领导。放弃幻想,学会坚持,学会接受不完美。

4、要不要跳槽,多久跳一次,没有固定答案,取决于你的实际情况。

5、经历过才懂是代价最大的获取知识的途径,应该尽量从别人的经历学到知识,尽量少走弯路。

6、多思考,找到事情背后的真相,多跟人交谈,了解行业趋势。

7、选择大于努力,去体量大、发展快、天花板高的行业。选择很重要,努力也重要。

8、互联网对中年人确实不够友好,这并非贩卖焦虑,相反,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要提早做准备。

9、人生没有捷径,勤劳致富,这些奉若圭臬的名言,有可能是假的。人生如果比作一场游戏,有些悟性高的,便能更快领悟到其中的奥妙和诀窍,便能通过最高效玩法升级,打排位赛,而悟性低的一直在刷低经验怪和副本。

10、欲戴皇冠,必承其重,一旦选择远方,那便一往无前,每个人生都有高潮和低谷,无论身处顺境逆境,都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态,哪怕世界以痛吻我,我也要报之以歌。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放弃,这并不可耻,这只是一种人生选择,无论对错,有时候,它甚至是一个好的选项。我也曾无数次想过换一种生活方式,但终究没有放弃的勇气。

凡是过往,皆是序章。我写这篇文章,既是对经历的回顾,亦是对过往的反思,再就是希望下辈子可以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少走点弯路。虽然没有什么指导意义,但你或许也能从中受到些许启发。

我虽力求客观公正,但难免主观偏见,不过,至少心里,我希望能真实还原这些过往,那些难以忘怀的岁月。

最后,用一句名言作结:每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那段时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却得不到结果的日子,我们把它叫做扎根。祝愿所有同行和每个朋友都拥有美好前程。

文中左兴兴为化名

关闭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