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坚:疫情危机下餐饮企业的思考

2020-02-27 11:05:19

原创 吴坚 辰智

来自吴坚院长新年伊始分享给伙伴餐饮企业的一封信:

2020年开春的这个春节,疫情无声无息地就降临在华夏大地,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并且疫情下的不确定性仍持续发生,我认为我们所需要的,不仅是直面它的勇气,更需要有认知它的能力,与它共处的能力。因此,我想,把我在春节期间的一些思考分享给大家。

以下的思考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对危机认知的反思,二是疫情过后企业的应对措施的建议。

一、疫情之下餐饮企业的理性思考:危机是经营条件而非借口

当危机成为环境的时候,危机已经是经营的条件而非约束条件,危机只能是环境,而对于环境我们只能面对。疫情下的不确定性会持续发生,我们需要接受疫情下的不确定性变为经营背景,我们已经不在一个原有的熟悉的经营环境下展开经营活动,要用新的方式和认知去理解当下的情况。

理性思考一:要有“危机意识”:危机是企业必经之路

圣经有云,十年一饥。经济周期更是“七年一轮”,外部环境不可能一成不变。我相信,企业的危机必然来临,这是谁也躲不过的事情。每个长寿的企业都会遵循这样一个“危机定律”:历经20到30年,一定会经历3到4次企业重大危机,也即是说危及到企业生存的危机。

因此,一定要有“危机意识”,因为危机是企业必经之路。正如任正非说的一样:“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十年。我们大家要一起来想,怎样才能活下去,也许才能存活得久一些。失败这一天是一定会到来,大家要准备迎接,这是我从不动摇的看法,这是历史规律。”

理性思考二:要有“过冬装备”:危机致胜之道

要过冬,至少一要自身健康,二要物质准备,因此要有“过冬装备”需要关注以下二个层面:一是,转变思维模式追求优质运营,从经验主义到科学管理、从粗放式管理到精细化管理,追求优质运营。二是,奉行“水库式管理”,常备“过冬的棉袄”: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水库式管理”是稻盛和夫一直秉承的经营原则,他认为应对危机,最为重要的是企业必须有它的现金储备。根本上讲,很多企业活的久,并不是它们机会把握的有多好,而是控制风险的能力胜人一筹。

理性思考三:要有坚持的信念:危机是成长的机会

环境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双刃剑,对于可以利用这个格局的企业而言,危机自然不是有害的。例如,“萧条是降低成本的唯一机会”!因为危机,企业推行“开源节流”不再需要做过多的思想动员了,因为危机就是最强的动员令!周易继第十一“泰”卦、第十二“否”卦后,第十三卦即为“同人”,揭示了泰极否来的“同人”的作用。对于那些可以理解危机的特别意义,并能韧性利用危机的人来说,危机是朋友。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永远关注到危机所在,因为正是危险创造了机会。即使危机对你而言可能带来极大的挑战甚至是伤害。其实我所了解的每一个危机中增长的故事,都是对于危机的把握和利用开始的,都是顺势而为创造奇迹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危机对于他们都不是有害的。

理性思考四:要学会激发员工:与员工达成命运共同体

只有把员工的潜力激发出来,才能真正解决危机。拿破仑在总结滑铁卢战役失败的时候说:“我很久没有和前线的战士一起喝汤了。”一个企业真正的资源,是一线员工。一线员工为什么重要?因为他们是真正带来竞争力的成员,他们决定企业的成本、品质、效益。当我们今天很难预测更远的方向和未来,必须要解决最近的问题的时候,我们其实更需要依靠的是一线员工。让员工不是打工,而是付出事业心。

理性思考五:要关注顾客忠诚度:危机过后增长的动力危机既是挑战也意味着责任,更需要去思考,顾客会碰到什么麻烦,我们能够怎么帮助到大家,这便是危机中的增长动力。相对这样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而言,顾客满意度已经不能够检验企业与顾客的关系,需要从顾客满意度提升到顾客的忠诚度上。科勒指出维系顾客的关键是顾客满意,一个高度满意的顾客会忠诚于公司更久;公司可能流失80%极小满意的顾客,40%有些小满意的顾客,20%无意见的顾客和10%一般满意的顾客,但是公司只会流失1%~2%高度满意的顾客。而这个高满意的顾客就是忠诚顾客。我也希望有能力的企业在疫情背景下,迅速关注如何在做“减法”的同时,关注“加法”,也就是如何去关注真正的顾客价值,并创造顾客价值。

二、疫情下餐饮企业该如何应对?

疫情下企业的应对,从时间上分为三个阶段:

①疫情阶段:疫情警报解除,公众恢复正常出行之前,不同城市预计时间不同,2月10日可能是一个拐点,保守估计要持续到2月底。②疫后恢复阶段:从恢复出行到官方宣布疫情完全可控(如疫苗出现或无病例出现或各地患者纷纷治愈出院……),消费者信心恢复。估计大约3至5个月的时间。③疫后变局阶段:疫情对顾客消费习惯、对行业的长周期影响。针对不同阶段,企业应对的问题不同,而且,不同的企业也会有不同的诉求。以下我分二个层面,首先就共性的层面提出应对措施,而后再针对不同企业的特点,提出相关建议。

1.疫情阶段的应对措施疫情阶段困扰企业的主要问题有三个:第一是现金流因停业或虽然坚持开业,但收入大幅下降,如果企业没有奉行“水库式经营”,也即没有为可能的危机做好现金储备,难免导致资金的不足,因此,争取如何活下来就成为最高的原则。对于有准备的企业,却危中有机,可以积蓄起弯道超车的品牌势能。对此,企业的应对措施包括:(1)策略一:做减法:降本求生存疫情之下,我们还需要有更强的危机意识,更坚定地开展自我救赎之旅,坚定地做减法,关停并转:①关:关掉持续不盈利的门店,尤其是现金不保本的门店;②停:暂停正在建设的门店的投资;暂停新项目的投入。③并:对于持续向好的亏损门店,更坚定地缩减各项费用,挑战极限式地降低成本,以期迅速扭转局面。④转:对于优势(增长可期)并且暂停损失评估较大的在建项目,以减少投资为目的修改设计,去繁入简,转成简约风格。而对于具有良好的现金流的企业而言,依然建议重构自己的成本能力,因为应对不确定性是一种常态能力。(2)策略二:做加法:获得竞争优势有能力的企业在疫情背景下,迅速关注如何在做“减法”的同时,关注“加法”,也就是如何去关注真正的顾客价值,并创造顾客价值。一旦机会来临,这种更加合理的业务结构便能让企业有机会与其他企业拉开距离。

第二是员工保留员工保留问题,既是难点也是重点,事关危机过后企业重建的根本。对此,企业的应对措施包括:(3)策略三:基调:员工开支是投资而非成本疫情之下,因为无法正常经营,员工的工资通常会成为重要的支出,然而,必须指出的是,应坚持对员工开支的正确理解,即员工开支是投资而非成本,而危机之下的“投入”收获的产出将是平常的指数级,会极大地提高员工的归属感。我认为,这应是对员工保留应持有的基调。(4)策略四:优化“投资”:与员工达成命运共同体既是投资,而且是必不可少的投资,就只剩下如何优化问题,而非取舍的问题了。因此,优化“投资”的方法就相对明确了,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不裁员:因为“投资”为必不可少;②需优化:l效率上:提高效率始终是管理的目的,同时也是优化“投资”的关键,危机之下,往往成为最好的思想动员,有利于推动许多平日习也为常的流程等的革新,例如,管理层级的扁平化、岗位的精简、动线的优化、动作的标准化管理的规范化等等,都值得重新审视……l计酬上:薪酬机制上的优化,区别基本工资与薪酬,设置基本工资的基数;l用工上:合理的合同工与小时工的比例,以及灵活的计件、计时等按劳取酬的方式;l组织上:利用危机,加快组织创新,推行多种方式的合伙人机制,推进从雇佣到合伙的人力资源机制的转变,从机制上让员工成为企业的命运共同体。③共担当:不裁员就难免面临负担,优化是基于未来,如何活下来才是根本,因此,达成内部共识,与员工达成命运共同体,共渡难关的共同担当亦是当务之急!(5)策略五:双赢思维化解难关企业视员工开支为投资而非成本,让员工成为命运共同体,以双赢的思维,便不难化解难关,以下建议五个方法:①员工主动降薪对员工做思想工作,采用员工主动降薪的方式和企业一起共度难关,待危机过去,企业形式好转,再补齐对员工拖欠的工资。华为就是这样做的。《华为基本法》自动降薪的规定:【第七十条】公司在经济不景气时期,以及事业成长暂时受挫阶段,或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启用自动降薪制度,避免过度裁员与人才流失,确保公司渡过难关。由此可见任正非的高明之处,未雨绸缪,居安思危。②欠发工资补利息疫情肯定会过去,这是阶段性影响,疫情之后只有团队还在,餐饮消费是刚需,企业盈利只是时间的问题。基于此,企业对员工的工资可采用三个月不发的方式,到年底按照应发工资额每月0.5%~1%,支付利息给员工。利息计入店面的经营成本。因为员工的利益没有受损失,这样人心不散,团队还在。③工资发最低生活保障至于剩余的工资如何进行发放?可以按照第②条执行。④反向操作,内部募资倡导管理层积极组织资金支援公司,危机之下唤起管理层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为渡过危机备足“弹药”,募集的资金计息,可以按照第②条执行。⑤欠发的工资算成入股金,享受分红具体操作:员工欠发的公司可以算作股金入股。可以按照店面利润的两倍计算店面的股权价值(当然也可以按照店面利润的一倍计算店面价值)。因员工特殊时期与企业共渡难关,只要员工在岗,均可以享受此店面的股权分红,此方法既可以起到留人,又可以起到激励的效果。企业与员工签订书面协议,员工在岗享受店面的分红,员工不在岗在丧失在店面的分红权,员工的股权可以采取签订协议股权代持协议方式,不必在工商局进行登记。

第三是员工动员延长的假期有可能会带来“组织懈怠”,而且因为疫情的缘故,人们在心理上也会有很多不同的变化。如何帮助员工收心,如何帮助员工安定自我,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状态,也是组织管理者需要面对的问题。对此,企业的应对措施包括:(6)策略六:凝心聚力发动员工一起头脑风暴,我们的企业应该怎么办才能度过危机,转危为机。让员工有参与感和主人翁地位。借助危机识别员工中的人才,打造团队的凝聚力。具体可以参考以下“三在”“三补”的做法:①三在:让员工“在家上班、在群上岗、在线培训”。②三补:补齐2019年还未来得及完善的总结分析;补充完善2020年战略落地的工作思考;补足平时没有时间做的反思和措施。

2.疫后恢复阶段的应对措施恢复阶段对企业而言,应思考如何开启经营以及如何让消费者放心,并收获对品牌的信心。今天我们遭遇新冠肺炎,一定也会有很多公司经历巨大危机,甚至可能关门倒闭。但也有很多公司会兴。但是,我希望大家不要把这场疫情的影响当成机会,而要当做责任。当年,非典成就了阿里巴巴和淘宝。殊不知,与很多人说“非典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不同,马云却有更高明的阐述。他说:“非典时期,谁都不应该想到,这是一个机会,而应该想到,大家碰到什么麻烦,我们能够怎么帮助到大家。”在严重的疫情面前,如果想的不是我能怎么发财,而是"社会需要什么?我能做什么去帮助大家?那你的事业,一定会更长远,更伟大。(1)策略七:推动外卖服务即便是疫情前,外卖己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而大行其道,疫情后,外卖会成为消费者规避可能风险的重要选择。因此,不论是否建立起对外卖的正确认知,外卖都会是现实的存在,必须跟上,并且在细节上优化,应让消费者感到放心,例如:①打包袋上加食安封签通过食安封签给顾客提供产品安全感。以下为和合谷的食安封签图例。

②外卖安心卡外卖安心卡为顾客提供包括制作人、装餐员和骑手的姓名和体温,让顾客放心。以下为南城香的外卖放心卡图例

③便于隔离的外包装因无接触送餐,为方便顾客取餐后的安全隔离,建议采取双层包装。④店门口设立取餐专区,无论消费者自提或骑手取餐,尽量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接触。(2)策略八:建立社群疫情加速了以“人群”和“社群“为中心的时代的到来,“社群”是未来社会的基本单位。如何更好地满足你服务的社区或社群的需求,餐饮企业需要更好地“嵌入”,从开店待客满足顾客需要到顾客需要时可以触达。试想,当顾客宅在家中防疫,无法或不愿上门消费,能否便捷找到你,从而满足他们的需求?危机之下,以前靠平台送,现在周边的靠自己人送。要让客户知道你还在,态度端正,意志坚决,同时,建立起企业与客户的链接……(3)策略九:让顾客放心,收获顾客的信任如果说疫情期间营业门店采取的措施是应急与自保,那么,恢复阶段,门店采取的措施应遵循让顾客放心的原则,以收获顾客的信任。这些措施至少应包括:①坚持员工的每日两次体温监测,做好洗消及监测各类记录,并公示;②坚持全员戴口罩,洗手每次不少于15秒,同时进行手部消毒。③有条件最好为顾客提供测温、以及佩带口罩检视;④门店每日高标准全面消毒,每天每餐按标准彻底消毒餐,尤其是顾客接触物(如门、扶手、桌椅、卫生间等)的消毒,并公示;⑤可溯源的原材料使用与承诺,采购放心食材,做到索证索票台账清晰,保证来源可追溯。保证食材的安全放心;⑥加热食品中心温度不低于60" ,坚决杜绝野生动物食材。⑦外卖菜品专区加盖、专区打包,打包员增加手部消毒次数。⑧餐具的高温消毒;⑨明厨明档,非明厨明档的,需可视化;

3.疫后变局阶段的预判疫后变局阶段,是指疫情对顾客消费习惯、对行业的长周期影响。事实上,经济周期七年一轮,行业也大致如此,或因政策引致,或因外部环境改变所致。2013年因政策导致餐饮行业大洗牌,开启餐饮行业的新一轮变局:2013年为行业转型,2014年o2o成热点,2015年小而美盛行,2016年爆品风潮起,2017年流行小吃化,2018年快餐成主打,2019年关注起经营效率……自2013年至今,历时7年,在周期的节点,又逢“武汉疫情”,疫情冲击之下,变局己难避免……(1)策略十:预判变局,把握主动疫情后的餐饮变局,围绕安全的顾客诉求,可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以下几个观察点供大家参考:①原料自取式的麻辣烫,传统的自助餐形式,是否会因顾客的交叉接触而出现问题?②聚会类的正餐会较慢复苏,同时,分餐制会成为主流;③外卖符合顾客心理预期,竞争将更加激烈;④火锅的锅型,近年逐渐回暖的鸳鸯锅会遭遇阻击,一人一锅将更加普及。同时,公共自助调料台也会因存在未明交叉风险而被弃用……⑤小吃、快餐等一人食为主的业态,会延续发展的势头,而且,经历此疫洗礼,品牌企业发展空间会更大,品牌势能也会更强……⑥西式餐饮,相对而言,因较符合顾客的安全认知,会受到市场欢迎。⑦素食、轻食等健康的饮食诉求会有趁势发展的机会……

上述种种,会做为餐饮大数据研究中心的大数据追踪观察的重点,届时,也会随时将动态传达各伙伴企业……(2)策略十一:“信任”会成为品牌的护城河各企业不仅需要重视对供应体系的安全保障,同时,也需要关注环境体系的安全放心,让顾客从放心到信任,共同构筑品牌的护城河:①重视原材料的品质②重视原材料的来源,要全面建立原料的可溯源③可视化的明厨明档④餐具的消毒⑤产品的留样⑥减少公共设备直接接触的感应设备的使用,例如,感应洗手液,感应龙头,感应门等等

总之,所有有助于提高顾客安全、放心认知的举措,哪怕只是一个提示,都会是收获顾客信任的源起……(3)策略十二:比起“价廉”“物美”更重要:品质会成为顾客的首选当经营者捕捉变化,思考未来企业该如何服务于顾客时,不能唯自身的利益和方便至上,应该经常从“顾客的立场”做出判断,这点是决定企业能否在各种环境下长久存续生存的关键。经历这一场疫情,我认为,消费者对品质的认知会达到新的高度,好品质=放心将成为顾客趋利避害的选择,因此,比起“价廉”,“物美”更重要。同时,疫情引发的洗牌之下,劣币驱良币的境况一定程度上会得到缓解,有利于品牌企业的发展。其中,包含以下的要点:①比起价格,产品的新价值、口味更好的体验更能促进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在确保高品质的同时还要实行让消费者感觉合理的定价体系。②不打价格战,而是坚持提供“价格以上的价值”。在买方市场的时代,消费者只会购买他们真正想要的产品。③从“家常味道”转向“家中难以实现的味道”。过去,更多思考与研发如何贴近“家常菜口味”,今后应该转换思路,研发“无法轻易在家中厨房烹饪的菜肴”或“需要花费大量精力才能做出的味道”……

最后,我想引用《肖申克的救赎》里的一句话:在我们心里,有一块地方是无法锁住的,那块地方叫做希望。只要老板有希望,员工有希望,企业上下同欲,办法总比困难多,同样用《肖申克的救赎》中的一句话作为我们的结尾:让你难过的事情,有一天,你一定会笑着说出来!

吴坚

辰智科技首席顾问

中国餐饮产业研究院院长

中国餐饮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烹饪协会企业家委员会执行主席

关闭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