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建设基础设施产业基本 找准带头人扎根壮大产业

2020-09-17 16:23:35

(杜军渭 邓亚飞)8月的巴山腹地,美丽的梅坡山村,沿着柏油路穿行,太阳能路灯竖立两旁,山上李子“青翠欲滴”,山下水稻“绿浪翻滚”,田中鱼鳖欢愉成群,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梅坡村,位于镇巴县赤南镇东北部,2014年被认定为国家级贫困村,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66户、966人,贫困人口数在全县范围内位于前列,2018年成功退出贫困序列。产业扶贫让这个昔日贫困的小山村焕发出了生机与活力。

加强建设基础设施是产业扶贫的基本前提

“前些年,只要一下雨,在赤南街上穿着雨鞋,鞋上沾满泥巴的,肯定是我们梅坡人。”梅坡村村民黄文兴说道。赤南镇当时流传着一句话“一身灰一脚泥,不是梅坡是哪里。”这就是梅坡村以前村居环境在人们心中留下的真实印象。

2012年省发改委作为扶贫团牵头单位对口帮扶镇巴县,在省发改委的统筹下,省能源局、省物价局、镇巴县委宣传部这些结对帮扶单位大力支持下,梅坡村不仅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改观,产业发展也充满了活力。“这些年变化太大了,老百姓的满意度越来越高,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黄玉祥说到,作为老一辈村支书的他亲历了梅坡村这些年的巨变。2015年在脱贫攻坚政策的福泽下,在相关部门的大力帮扶下,梅坡村电网改造工程开始实施,改造线路24千米,变压器容量由原来的210KW增至410KW,村民得到了更加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2016年全村接通饮水管道,修建7处饮水工程,确保了群众饮水安全;2017年翻修村委会和文化广场,修通小组公路8公里,村民下雨天再也不用两脚沾泥,在村上也有了休闲娱乐的场所;2018年长达5.5公里的李子园产业路贯通,彻底解决了果农们上山难、施肥难、采摘难的运输问题;2019年整村沿线装起了太阳能路灯,夜晚出行更加安全,成为了全镇第一个点亮夜晚的村子;2020年村内修建5座垃圾池,沿线种植梅花、芍药等,村内环境更加整洁美观。同时来往镇巴的班车也实现通行到村,村民出行更加便捷,使得梅坡村离县城更“近”一步。“一年一个台阶,一年一个变化,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从前以梅坡村自嘲,现在以梅坡村为荣。”一大早,准备坐班车进城采购的蔡从明说着,嘴角洋溢出自豪的微笑。一系列新气象新变化让人目不暇接,更让梅坡人对未来生活充满了底气和信心。

因地制宜优选项目是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梅坡村平均海拔接近1000米,耕地少林地多,昼夜温差大,雨量充沛。过去村里人祖祖辈辈靠种植玉米、水稻和采摘山果菌类为生,脱贫致富没有找到路子,村上没有相关产业,村民日子过的很艰辛,收入很难维持全家生计,因此大部分村民都选择外出谋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脱贫攻坚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梅坡村也迎来了发展的新浪潮。省发改委、省能源局、省物价局、县委宣传部,选派“扎实硬梆”驻村队员和挂职干部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梅坡村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巩固传统产业,引入适宜项目的方式,统筹出青脆李、稻花鱼、有机水稻等村内几大特色产业,为贫困户理出了致富路子,为梅坡村脱贫摘帽打牢了产业基础。

找准带头人是产业扎根壮大的关键所在

产业发展的初期,各级帮扶单位要做好引导员、助推器,输送好的思路、渠道以及帮扶干部,与当地村镇干部共同助推产业发展。要着力开展致富带头人培育工作,紧扣“能力培训、孵化创业、带动增收”三大环节,通过“输血”培育出当地的“造血”能力,让致富带头人真正成为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火车头”。在经历了工人、个体户等职业后,王永红等到了国家扶贫的大浪潮,果断带着积蓄回到家乡。

2015年作为村里有胆识的年轻人之一,他看准方向,计划流转土地种植青脆李。土地没人转租就挨家挨户说服,山上没有硬路就动用机械平整,种植没有水源就满山遍野找山泉,苗一棵棵地栽,树一天天的绿,他的努力逐渐得到了村镇领导的关注,作为梅坡村的产业先锋,在政府支持下,如今作为镇巴县红娃农牧开发有限公司的总经理,王永红已是镇巴县有名的产业带头人。五年前,他把红娃农牧公司选址在家乡梅坡村,借助山地建起青脆李种植基地,至今已发展到1500余亩的规模,成为镇巴的李子大户。“大山就是宝,就看开发的好不好。”王永红说,“梅坡是我的家乡,梅坡有青山绿水,梅坡有红色的根基,我一定能在这里干出点事情。”正如他所讲的,从“拉枝”“剪枝”到“梳花”“梳果”,王永红不仅成了老板,也成了李子种植专家,许多村镇邀请过他去现场进行过技术培训。他勤劳扎实的作风,带动了许多贫困户加入了李子合作社,实现了共赢,起到了产业发展的带头作用。这些年,村镇领导、驻村干部努力在村内及周边寻找合适的青年人才,组织他们参加相关培训,对接有前途的产业项目,培养起一批致富带头人,为乡村振兴挑起大梁。

科学技术是扶贫产业发展的源源动力

赤南镇是镇巴县的水稻主产区,梅坡村民世代种植水稻,但生产方式主要是分散化个体种植,产品品质层次不齐。省物价局帮扶时期,引进了禾花鱼养殖项目,与传统水稻实现了共生共养,这种种养模式不打农药少施化肥,不仅提高了大米的品质,而且增加了田地附加产值。2019年省能源局开始结对帮扶梅坡村,为了让稻渔综合种养模式进一步在这里推广发展,单位组织调研团赴湖北多地进行经验交流学习,并和科研院所对接技术支持,不仅把最成熟的的种养模式带回了村上,还把最前沿的科技农业引入回梅坡。梅坡村驻村第一书记华新圃说:“省能源局发挥单位平台优势,对接多方资源,何钟局长多次带队赴梅坡调研产业并慰问贫困户,省发改委驻镇巴扶贫团领导孙洁及扶贫团成员也为我们梅坡提供了重要支持。今年5月省发改委主任张晓光一行赴镇巴调研,实地查看了我们的梅坡田园综合体项目运行情况及帮扶成效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年初,梅坡村建起了“双水双绿示范基地”,标准化的种养技术使得种养质量和数量都比往年有了很大提高。5月,基地里养殖的小龙虾销售火爆,10月,生态大米和禾花鱼等陆续进入市场。天然的水源,精细的管理,高新的技术让水稻闻起来香,吃起来糯,小龙虾看起来健康,吃起来鲜嫩,提高了水稻和水产的价值,在销售过程中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杜博士将他所学与实践相结合,让智慧农业等新技术在秦巴山区落地生根。我们在稻田里安装了摄像头、传感器等设备,可以实时监测水温、溶氧量和作物生长情况。从传统的看天气、下水田,变成了看手机、点鼠标。从传统的看天种地的低产无保障,到依靠技术的稳产高质,增收更加有保证。”省能源局驻梅坡村工作队长长孙晓虎说到,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他扎根这里,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说到梅坡村的智慧农业,全得益于梅坡村的“博士支书”---杜军渭,2019年8月,杜军渭从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毕业后,选择在陕西做选调生。工作第一站,他就被派到镇巴县赤南镇梅坡村挂职村党支部副书记。对于家在关中的杜军渭来说,要带领村民在山区大地发展一项因地制宜的农业产业让他一时找不着方向。到岗第二天,他便开始走村入户,将村民常用的方言和普通话对应写在本上,没事就练,很快就听懂了镇巴方言,同时画出贫困户居住地点的路线图,逐户标上家庭状况、产业计划等基本信息,晚上加班加点摸底子、理思路、定方向、谋发展。不到两周,他挨个儿走访50余户贫困户,对他们的情况了然于心,交流起来基本没有了障碍。来到梅坡村一段时间后,杜军渭对村情户情和产业现状逐渐熟悉。了解到禾花鱼产业由于前期缺乏稳定的技术支持,加上2019年夏季多雨导致产量不高、带贫效果一般的情况后,他便有了建设田园综合体的想法。后来,在他和省能源局和镇巴各级的大力支持下,最终,这种秦巴山区特有的温带双水双绿生态农业示范园在梅坡村落地生根,2020年年初,梅坡村完成20亩水稻田改造,“鱼稻共作、鱼虾共作、鱼鳖共作”的田园综合体建设初具规模,50户贫困户加入其中。“这个‘博士支书’实在,大家信得过。今年我们都准备加入田园综合体产业!”村民代表大会上,大家伙儿信心满满、干劲十足。

过去,村民们觉得在家种地收入太低,而且波动太大,一年到头力气没少出,票子没多挣,全家老少糊口都困难,因此大部分年轻村民常年外出务工谋生,陈俊就是其中一个。如今的陈俊已成为“双水双绿基地”的负责人,他聪明勤快,山上李子山下水田,都管理的很好,但如何作好稻渔综合种养的管理,曾是他面临的一个大难题。“杜支书有本事脑子活,对接好专家在线视频指导,手把手教学,现在整个基地都是我管理。多亏了这些科技设备,每年仅在农忙时节,请十几个村民跟着插秧摘李子,节省了不少人力。”陈俊说。稻渔综合种养,生产高品质大米的模式得到了赤南镇干部、群众的一致认可,不仅在全村范围内的推广,更在今年向全镇范围进行了推广,不知不觉“梅坡模式”已经越走越远,影响范围也越来越广。

长效模式是激发产业扶贫可持续发展的正确方向

通过“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模式,将农民的利益与产业发展紧密联结,保证贫困群众稳定增收,让更多的老百姓参与其中并得到稳定的红利。好的产业分红模式对梅坡村的脱贫攻坚再提质起到了固本培元的作用。2019年梅坡村贫困户参与光伏产业日常的维护等工作,51户贫困户累计分红达33000元。红娃农牧公司青脆李育苗、种植、锄草、施肥、销售的每个环节都有贫困户参与劳动,获得工资和分红,今年该公司带动贫困户89户262人,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公司统一规划建设产业园区,部分园区反租给村民,村民负责种植与维护,合作社和公司负责技术和销售,使村民们获取了更多收益,激发了产业扶贫的内生动力。“禾花鱼已经放到田里了,大米收获的时候应该又能卖上个好价钱。入股的李子合作社,我管了3亩多李子园,今年也有收成,年底有分红,脱贫不成问题。”家住梅坡村石院子组的贫困户赵荣清说道。产品只有卖的好,农民才能真正增收,因此拓宽销售渠道尤为重要。在省能源局等帮扶单位和驻村干部的帮助下,截至8月,梅坡村今年的小龙虾、茶叶、青翠李等产品,直接或间接通过消费扶贫销售额已超过100万元。除了对接线下销售渠道,今年在电商销售模式上也下大功夫,通过对接销售平台,培养了一批懂电商、会经营的农产品“客户经理”,让更多扶贫产品通过互联网送出了大山。

曾经的梅坡村,山上没产业,山下没企业,村内没收入。如今,这里特色产业风生水起,生态旅游蓄势待发,村民腰包逐渐鼓胀,村子发展蒸蒸日上。梅坡村党支部书记郑仕平说:“我们梅坡村属于山区,地少林多风景美,只要下功夫,肯定可以从这一亩三分地上找到更多突破口。下一步我们在产业发展基础上,计划逐步完善采摘、垂钓、观光和农家乐等项目,开发具有梅坡特色的生态旅游。”

村口的梅花即将迎冬绽放,梅坡村也将沿着乡村振兴的道路继续奋勇向前。

关闭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