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邢振 织识
到了棉花收获的季节,孩子们又回到南部生活共识社区。这次他们要从找到一些适合造纸的纤维开始学习,历经全部过程去研发一款独一无二的造纸配方。
作为造纸研发团队的队长之一,大王首先进行了“团队建设”。
为什么要学习造纸呢?
生活里没有纸怎么办?
纸是用什么做的呢?
手工纸和机器造的纸有什么区别呢?
现代人应选择哪种生活用纸呢?
我们的“纸神”蔡伦到底是如何发明造纸的呢?
连珠炮一样的提问后,孩子们开始进入状态,反问起大王。
手工纸和机器造的纸有什么区别呢?
区别可大了,先从原料说起。
现在机器造纸效率很高,一般要砍很多树。手工造纸数量有限,所以天然界很多种纤维,除了有名的“麻构竹藤桑,青檀稻瑞香”这几种以外,都可以多去实验,比如我们山上的洛神花的茎,芭蕉,乐桃都可以取得纤维。
再说存放时间。
质量上乘的手工纸最起码可以存放1000年,而现代机器造纸不会超过100年就变黄变脆,烂掉了。
另外,从耗能,污染和排放的角度看。虽然造纸都用到热能或电能。但毕竟手工产量少。对能源而言算是可持续的,而不是透支未来的行为。造纸过程中要处理纤维,或者花费经年累月的时间,或者使用一些添加剂加快这个过程。所以造纸数量一旦过大,对环境污染很厉害。现在机器造纸过程中化学添加剂集中使用,使得自然界无力消化。
我们真的不可能回到没有纸的时代了,怎么办呢?
首先,最环保是少用。并且想办法再利用。简单举个例子,遇上了发小广告的,给你的小广告纸不看别扔呀,可以折叠纸飞机,可以做再生纸,这个话题,我们第三节课再讲。当然了还可以卖钱,也就是垃圾分类,由国家再进行统一分配再利用。
其次,购买时看看包装后面的成分。举个简单例子,原木手帕纸和竹纸原色纸哪个更环保?竹子是生长最快的植物,再生能力超级强。漂白和原色比较,原色需要添加的化学品少一些。
从采集纤维到制作纸张,流程详细记录
“采沤浸蒸煮漂洗,切锤舂碓捣打浆,搅拌纸药浇抄荡,挤晒烘焙熨染轧。”用28个字总结南部生活当地造纸流程。
采沤浸蒸煮漂洗
采集时令纤维。孩子们生平第一次用到了锯,砍刀,花剪,刮皮刀,壁纸刀等等工具,比想象中双手控制力好,不愧是是织得了布,砍得了树的团队。
△撕扯各种植物的外皮、茎干哪里含有更多纤维?
摸摸叶子上叶脉的走向和质地?
△利用各种刀子,剥皮抽筋。
△沤浸----水和自然温度发酵,细菌通过时间慢慢吃掉果胶和木质素等杂质
△蒸煮----利用火和碱,快速将果胶等杂质与纤维分离
△漂洗----利用河溪中水的流动来帮忙冲掉纤维上的杂质
切锤舂碓捣打浆
△切捶----用刀、石头和木头等工具将纤维捣碎
△舂碓----用水的力量、木头捣在石头上的力量将纤维捣碎
搅拌纸药浇抄荡
△纸药--黄蜀葵、仙人掌、秋葵(从左至右)
*手工造纸过程中使用的植物性胶。调节浆料,控制纸的厚薄,利于纸页揭开。
*传统的纸药有杨桃藤、黄蜀葵、刨花楠、青桐、铁冬青、野枇杷、桃松等等
*制取方法:粉碎,用水浸泡8-10小时,过滤即得。
△适合浇纸法使用的工具
△适合抄纸法使用的工具
挤晒烘焙熨染轧
通过自己“刻版”了解印刷术
记录自己造的各种纤维配方
从甲骨文来到计算机横行的时代
文字和书写始终带给我们改变世界的智慧和力量
我们尝试通过这条线索
与孩子们一起穿越文明
找到自己人生兴趣、志向和做人的根本
不惑,不忧,不惧
用过去创造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