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紫仙镇: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

2020-09-02 08:15:08

8月,走进安仁县金紫仙镇源田村,但见果树满坡、翠绿相间,阵阵瓜果清香扑鼻而来。

一处葡萄园里,昔日的贫困户张朝武正在葡萄架下辛勤劳作。5年前,他连片种植了这片葡萄,今年盛产2万多斤,净赚12万多元。

像张朝武这样“暴富”的贫困户,该镇多达300余户。

金紫仙镇属于典型的贫困山区,17个重点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712户10608人,是郴州市贫困村最多、贫困人口位居第二的乡镇。

艰巨的脱贫任务,是摆在全镇党员干部及扶贫工作队面前的一道考题。

3年前,镇党委书记戴玲俐在坦峡村主持召开“扶贫夜话”,就产业扶贫问计于民。

回乡探亲的乡贤谭玉民建议:“我闯南走北20年,也算是见过世面。根据村里的水利条件、生态环境和地理位置,我认为水产养殖大有可为……”

会后,戴玲俐与谭玉民彻夜长谈,鼓励他回乡创业。翌日,又带领相关人员登门造访,希望他留下来牵头组织成立牛蛙养殖专业合作社。

戴玲俐的诚心感动了谭玉民,他毅然辞去在广东担任的牛蛙养殖技术顾问,回到家乡风风火火地干了起来。

在扶贫干部及村民的大力支持下,20亩水面牛蛙养殖风生水起,在去年丰收的基础上,今年前7个月已出栏200多万斤,赢利2600多万元,带动村里90户贫困户致富。

“多到群众中去查找贫穷病灶,就能对症下药,根治痼疾。”该镇掀起“大走访、大查摆、大整改”热潮,利用“院坝会”“板凳会”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举办“扶贫夜话”“党群夜谈”480多场次,检视问题310余条。

为培育贫困户的“造血功能”,增强他们的致富本领,全镇1300多个帮扶责任人深入24个村(居),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势利导攻坚克难,着力在“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上下功夫。

从特色种养业到林特产业,从生态农业到红色旅游,全镇96%以上的贫困户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60余家龙头企业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运作模式,辐射带动388个村民小组的贫困群众直接或间接受益,形成完整的利益联结机制。

建档立卡贫困户宋检保早年丧父,四兄弟都患有侏儒症,靠政府残补和低保救助维生。他所在的坪塘村将其作为重点帮扶对象,量身定做生猪养殖。猪舍选址、资金争取、仔猪引进、技术指导等,镇村干部及驻村扶贫工作队一环紧扣一环地予以帮扶。

宋氏兄弟走出了贫困,连续3年生猪出栏均在300头以上。他喜不自禁地与村民打趣道:“我宋检保是帮扶干部给我捡了个宝,我的存款现在是6位数,再过两年,上升到7位数不是梦。”

(来源:新湖南)

关闭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