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b-B2B产业周期爬出谷底,开始走向成熟期

2022-03-01 14:32:13

前两年的疫情,京东和阿里的精力不同程度地投入到同城零售层面,B2B的投入相对减少,大多数都是以维持为主。

但是笔者从侧面了解了这两个台的经营数据,从订单量上来看,和批发商合作的POP模式订单降低的幅度不是特别大,甚至一些区域在没有投入的情况下,一些市场和品类还在增长。

台的战略调整,这个可以理解,我和几个做区域台的朋友交流,去年的数据,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甚至一些之前受到大台挤压的区域,因为大台减缓投入,订单量开始大幅度地增长,有些区域台,像彩华商贸,增长率甚至超过了150%。

一些区域台,最差的都是现金流转正,大部分的台已经盈利,甚至盈利了很长时间。

笔者和中商惠民的苏总交流,他们在全国有5个大仓,疫情期间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爆仓现象。就算是在当下,各地区的仓库都已经在极限段服务。

本地化的,如蓉城易购,笔者上周拜访,仓库从7000m扩建到20000m,日订单也达到了1500单以上,其联营的一个地级市城市洛阳,一年的流水,也从原有1个亿左右的业务跑到了1.6亿。

从经营数据上,都已经充分验证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B2B整体的经营有显著向好的趋势。

基于以上和各个B2B台的交流,我得出一些结论:B2B的产业周期,逐步的开始爬出谷底,开始走向成熟期。

科技领域有一个著名的Gartner曲线。这个曲线想要表达的意思是,几乎所有新的技术发展轨迹,大概都会有五个阶段:技术萌芽期、期望膨胀期、泡沫破裂低谷期、稳步爬升恢复期、生产成熟期。

如果以这个曲线逻辑来看快消B2B,有非常显著的相似

技术萌芽期:2013-2015年

中国的消费品行业2013年是一个分水岭,从这一年开始,啤酒、方便面等各个品类增长停滞,产业的产能开始出现大量的过剩,但是企业的人力成本开始急剧攀升。快消行业开始进入到增长拐点,市场进入到存量市场阶段。

但是从另外一个维度,从技术条件来看,2013年,移动4G牌照发放,小店店主开始大量应用4G手机,也为B2B日后的普及和爆发奠定了基础。

国内大量的B2B台在这个时间阶段内出现,像中商惠民,易酒批,京东新通路,阿里零售通,惠下单,掌和天下,万店易购等当时比较知名的B2B台,都是在这个阶段陆续上线。

阿里巴巴零售通在经过两年试运营之后,在2015年下半年,开始大规模投入,京东也是在15年底,正式提出了京东集团火车头1号项目:新通路。

这个期间,行业整体还处在一个比较混乱的阶段,据不完全统计,这个阶段B2B创业的台数量高达200多家,各种模式,各种路线并存,是B2B产业的春秋时期。

期望膨胀期:2016-2018年

由于互联网巨头杀入,产业的爆发窗口周期出现,资本开始疯狂进入到这个赛道,国内大量的B2B台获得融资,当时中商惠民一次融资13亿人民,是当时快消B2B领域获得融资最高的一笔。

掌和天下获得海航供销大集7亿人民投资,京东阿里对自家B2B的投入更是以数十亿计,一些区域的B2B台,也都纷纷获得了数以亿计的融资。

这个阶段,也是国内台对小店补贴和投入最疯狂的时期,新经销当时对国内7000多家小店调研访谈获得的数据,单个小店均装机3.5个B2B台,所有的台获得融资后都在疯狂开拓城市,建仓拓店,一些台动辄覆盖上百个城市。

但是行业的繁荣背后却是深深的隐忧,新经销从当时的调研结果来看,虽然数据有显著增长,产业的规模也非常大,但是均订单金额却非常低,在300-500元左右,订单频次低,订单金额根本无法覆盖履约成本,这个时期,行业的泡沫已经到了极点。

泡沫破裂低谷期:2019-2021年

由于小店的补贴大战并没有快速激活小店的订单金额和频次,而且由于B2B投资量巨大,补贴就像一个无底洞,而且B2B根本无法替代批发和厂家业代的服务。

由于竞争仍然非常激烈,巨头的竞争让很多台很难看到竞争优势,资本很快失去了对B2B行业台的耐心,开始纷纷暂停对B2B的投资,这导致大量的台出现资金断裂,行业开始出现倒闭潮。

快消互联、惠下单、掌和天下、店达、百世店加等台倒闭关停,惠进货、掌上快消等台被并购,中商惠民、云蚂蚁等台开始收缩城市覆盖、芙蓉兴盛、新高桥、京东和阿里等台纷纷转型社区团购。

整个产业在2019年随着社区团购的兴起,热度几乎瞬间跌入到谷底。行业开始回归理,重新开始回归商业本质:商品和服务VS成本和效率。

稳步爬升恢复期:22年--

严格意义上说,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各个城市由于不断受到疫情的影响,巨头对市场的停止投入,社区团购也快速进入到了泡沫破裂阶段,所以,整个小店零售市场逐步地回归到了理

虽然行业的总订单量较高峰期有所下降,但是不论是订单的频次,还是小店对B2B的粘,都有显著的回归。我们看到B2B开始逐步进入到稳步爬升的恢复期。

之所以有爬升恢复期的论断,主要是有以下几点:

1. 小店的自主下单惯,经过多年的培养,已经熟悉,以及小店主自身受教育的阶段,基本上都养成了B2B的惯。

2. B2B台经过不断的运营打磨,货品丰富度和匹配度,配送的及时,服务的品质,都有了显著的提升。

3. 疫情加持的情况下,人员到店拜访的效率和频次,显然不如B2b台。

4. 品牌商开始加速投入自建B2b台,像可口可乐,康师傅,亿滋,海天等多个国内一线品牌,都在不断地迭代优化,教育市场,也加速了成熟期的到来。

5. 批发商目前的人力、仓储、运营上,都开始受到成本的制约,笔者半年走访的大量批发商,发现大多都从电话订单逐步开始转为B2B订单,一些没有业务员的批发商,更愿意通过B2B模式来解决订单问题。

6. 台的不断规范化运营,品牌商也逐步的接受了B2B经营的合理与优势。

7. 一些大商也不断的尝试转入到B2B模式,完成自身业务的迭代和升级。

8. 一些品类,如休闲食品,纸品洗化,饮料等天然适合于B2B的渠道和配送模式。

小结:

B2B从2013年出现,到现在已经将10年了,虽然我们拿Gartner曲线来论证了这个产业的发展,但是我们仍然要客观地看到,B2B从谷底爬出,走向成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可能还需要用5-10年的时间,才能够真正成为中国零售小店订货的主要形式和工具。

这里面,不乏客观的,如人力成本的大幅度攀升,传统批发商从主流市场退出的实际情况,也有技术的不断迭代,品牌厂家自身基于市场变化不断调整和优化的情况。

但是不管怎样,快消B2B必然会成为中国快消行业一支重要的分销力量,已经是一个客观的事实。

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吧。

关闭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