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beSphere 3.0发布 多集群管理满足企业容器混合云需求

2020-07-29 14:06:27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勃潺】6月30日,青云QingCloud正式推出KubeSphere 3.0。作为开源项目的KubeSphere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解决企业混合云以及云原生应用的需求。

青云QingCloud应用及容器平台研发总监周小四介绍,KubeSphere 3.0通过多集群管理来帮助企业进行K8s集群管理,从而满足企业在混合云下的应用管理需求。

从行业来看,云原生应用已然进入爆发期,青云对行业的看法是,容器平台厂商将进入生态之争。因此在推出KubeSphere 3.0的同时也开始未来发展布局,对于KubeSphere来说,未来会有两个标签,它不仅仅是Open Source(开源),也是OpenArchitecture(开放架构)。

作为面向云原生应用的容器平台,KubeSphere解决的是混合云成为一种常态化带来的应用层面上的诉求,KubeSphere能够让企业快速迈入云原生时代。KubeSphere是以Kubernetes为基础,管理云原生应用的一种分布式操作系统。它提供可插拔的开放式架构,让第三方应用可以无缝对接进来,让用户使用KubeSphere第三方应用,同时也跟KubeSphere原生应用一样,使用起来非常平滑。

专注于用户目标和体验

在社区中,KubeSphere被称为云原生“全家桶”。这是因为KubeSphere解决了Kubernetes遗留下来的诸多琐碎问题,并且延续青云QingCloud在产品设计上交互体验的优势,让其可以“开箱即用”。

而此次推出的KubeSphere 3.0最为重要的一个特性便是解决企业混合云以及云原生应用的需求:通过最新的多集群管理来帮助企业进行K8s集群管理。

KubeSphere 3.0提供的多集群管理不仅仅是管理底层的基础设施,还增加了两个应用层面的功能:一是部署应用时可以跨集群部署。二是应用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OpenPitrix。

事实上,多集群管理是在混合云时代围绕K8s必备的能力,也是企业最急切的需求。所以在KubeSphere3.0中,KubeSphere打造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多集群管理。目标是针对大量存在的异构混合云提供一个中央控制面板,不管是从运维角度还是知识技能的接受程度,都极大的降低了用户的成本。

KubeSphere的多集群管理与其他竞品最大的区别在于支持Solo和联邦两种集群管理方式。

同时,KubeSphere从最开始的产品里,围绕着可观察性给用户提供了很多功能,包括基于租户的监控、基于租户的日志检索等。在KubeSphere3.0里,这部分功能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此外,青云还支持KubeSphereOnly的部署方式,KubeSphere作为纯软件可以无缝地部署在这些既有K8s平台上。这意味着用户在现有平台上的业务完全不受影响,不会因为使用了KubeSphere而需要做迁移、改造,很好地保护了用户现有的业务资产,也不会对业务有任何影响。

同时,值得关注的是,KubeSphere3.0对生态伙伴更加友好。目前,KubeSphere适配了大部分主流的云平台和容器平台,比如耳熟能详的像阿里云、AWS、腾讯云,当然还有青云QingCloud;容器平台,如OpenShift、Rancher等。“KubeSphere是一个轻量级的纯软件产品,它对于这些平台都是非常友好的。”KubeSphere容器平台产品经理于爽说道。

“在KubeSphere3.0里,我们新增了多集群管理功能。这并不是很简单的一个小功能,多集群对整个产品的框架改造是非常大的。但从产品交付层面和用户体验层面,我们承担了所有,我们屏蔽了这些变动带来的使用上的影响,我们尽量减少用户的操作路径。多集群带来的改变是巨大的,我们通过产品设计、功能交付,把所有变化都屏蔽掉了,并没有给用户造成很大的认知困难。”周小四强调:“KubeSphere从产品设计之初就秉持一个原则,专注于用户的目标、用户的体验。”

开源:走向全球化

KubeSphere在推出之初便定位为开源项目。在周小四看来,开源项目要做成功,一定要全球化,不能闭门造车。同时,必须有非常开放、敞开胸怀、海纳百川的精神,KubeSphere才能真正取得成功。

因此在此次推出3.0版本后,KubeSphere走向全球化的步伐也更加坚定。

2019年4月,KubeSphere正式加入云原生计算基金会(Cloud NativeComputing Foundation,以下简称为CNCF)。作为CNCF的会员,青云QingCloud成为CNCF官方认证的服务提供商,KubeSphere和Porter进入CNCF Landscape。同时,KubeSphere提供了全球化的站点——KubeSphere.io,以及面向本地化的站点,如中国站、土耳其站,周小四介绍,后续还会有更多本地化站点。

从海外发展的数据来看,同比去年,KubeSphere在GitHub上多了2000多个Stars,已经达到3700多个Stars,有了很大的飞跃;Forks数量达到550个;KubeSphere的用户在过去一年急剧上升,现在已经达到上万个。此外,在过去半年,海外用户达到58%,已经超过国内用户。

周小四感叹:“这说明KubeSphere不只是面向国内的,而是可以遍布全球的。有些用户认为KubeSphere特别适合国内用户的使用习惯,但事实证明它也适合国外用户。KubeSphere全球化的产品定位是非常正确的。”

生态的竞争

在青云QingCloud看来,随着用户不断增加,应用场景不断复杂,云原生应用已然进入爆发期。周小四认为“我们看到大量的用户和合作伙伴都在采用云原生技术做智慧楼宇、智慧城市等智慧场景,这是一个新的发展形态。”

因此,对于KubeSphere的下一步发展,周小四的思考是:云原生应用相对IT来说是重构的过程,要打破原有的东西,做一些重构。“KubeSphere团队不应该做所有的事情,而是应该做最核心的,必须考虑它未来的发展方向。”而在云原生应用领域,容器平台厂商将来的竞争一定是生态的竞争,并不是某一个功能比别人做得好,就一定能赢得市场。

基于此,KubeSphere 4.0会在架构上做一些改造,目标是做成一个可插拔的、开放式的架构,让更多的ISV或者企业基于开放架构的标准开发自己的应用或者服务,部署到KubeSphere上。

未来,KubeSphere的标签有两个,它不仅仅是Open Source(开源),也是OpenArchitecture(开放架构)。KubeSphere只提供最核心的,比如管理基础设施、工作负载,提供系统级别的服务,比如监控、告警等,其他都交给Open Architecture。周小四表示,KubeSphere还会帮助企业建设集团云和社区云,提供一些运营功能,比如计量模块、统计报表等,以一种插件的方式,完善整个生态。

关闭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