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拓宽价值边界 促进绿色产业结构升级

2020-09-15 09:20:47

一、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拓宽价值活动的边界

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主要逻辑在于通过要素使用效率的提升,使企业保持长久竞争力,提高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现有文献大多将生产效率作为衡量要素使用效率的直接指标。生产效率通常被定义为企业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比,是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长期绩效的重要指标,反映了企业的价值增加路径,决定着企业的未来发展。目前,科技创新对经济质量发展的提升路径主要有以下三种:首先,科技创新会创造新的流程、模式,改变资源利用方式,实现全要素生产率和整体效率的提升。其次,科学范式的改变,会对整个产业的技术标准产生显著影响,传统产业基于创新链、创新要素集聚推进升级,从而影响产业内创新生态。最后,科技创新改变了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传统模式和范畴,提升了企业非技术创新效率,深刻改善了发展质量。吴晓波等对华为公司的管理变革研究中,就体现了非技术创新效率提升对于华为技术突破、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意义。

西方经济学理论认为,企业价值活动的边界影响着企业核心能力的构建和持续。本文沿用何盛(2008)的观点,依据企业价值活动的范围将企业价值活动边界分为纵向价值活动边界和横向价值活动边界。科技创新孕育了新兴技术范式和新型商业模式,新兴技术范式与新兴商业模式均能显著作用于企业价值活动边界。新兴技术范式产生初期,企业出于风险分散、成本分摊、效率至上等考虑,优先拓展横向价值活动边界,通过并购同类企业、横向合作等形式,抢占技术范式转移的先机,跃迁到新的技术轨道;而在产业技术范式产生的完善期,为统一行业标准,企业趋向于纵向合作,更加细化分工,延伸纵向价值活动边界。新型商业模式的产生,是企业在洞察消费者需求,深谙行业发展“痛点”后,结合最新技术范式对传统商业模式的颠覆。新型商业模式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新兴商业模式产生于增加或减少产业链中的某一或某些环节,加入或删减产业伙伴,彻底颠覆原有体系和价值创造逻辑,重构商业模式,创造新的业态,侧重于对企业纵向价值边界的扩散;另一种是将自身科技创新技术应用于其他行业,重塑其他行业的发展逻辑,对其余产业的影响程度较高,侧重于对企业横向价值边界的扩散,此时企业的价值边界呈现较为松散的价值网络,企业作为一种平台型载体,连接着价值活动周边企业,整个企业的价值活动创造成为闭环,企业的价值活动边界不显著。

以阿里巴巴为例,成立于1999 年的阿里巴巴集团,从一家只有18人的小公司迅速成长为拥有淘宝、天猫、蚂蚁金服、菜鸟网络等多家关联业务公司,港股总市值超4 万亿的全球领先的互联网企业。其跨越式发展的核心就是通过技术创新拓宽经济活动边界。以“支付宝”为前身的蚂蚁金服的发展便是阿里巴巴发展模式的典型案例。蚂蚁金服一直以来围绕金融科技面临的“痛点”和难点,积累了丰富的自研技术,提出了面向未来的BASIC战略,每一个字母代表一个蚂蚁金服聚焦的方向,B:区块链(Blockchain),A:人工智能(Aritificial intelligence),S:安全(Security),I:物联网(IoT),C:金融计算(Computing)。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蚂蚁金服一方面颠覆了传统的金融服务形式,创造了新的业态,拓展了企业的纵向价值边界;另一方面,蚂蚁金服延续阿里巴巴的开放特色,从一家以toC业务为主的公司转向同时有to C+to B业务,为合作伙伴提供核心技术的公司。如为交通卡服务提供“风险大脑”技术,通过金融科技身份核实技术助力小猪短租的智能门锁等。此时的蚂蚁金服已成为一个连接交通服务、小猪短租等多个合作伙伴的平台和载体,是一家成熟的生态型企业。作为全球金融科技创新的领导者,蚂蚁金服继续加大开放,为其生态中的企业提供涉及数据、技术、产品、运营等多个维度的开放赋能,形成金融产业发展的闭环。

阿里巴巴集团蚂蚁金服公司通过科技创新拓展企业经济活动边界,实现跨越式发展,对加强企业自研技术储备、引领民营企业开放边界,共创价值,实现高质量发展也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绿色创新

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内涵是逐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高度化是指产业结构通过科技创新、知识资本、机制体制的“赋能”,使产业链本身的资源呈现有价值性、稀缺性、难以替代性、难以模仿性,使得产业链能够持续产生高附加值;合理化是指产业不断升级的目的是寻找一个最优点,在这个点上的产业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都能达到最优。

科技创新在产业升级过程中扮演着催化剂的角色,主要功能聚焦于以下两点:首先,通过技术创新的累积,知识资本的嫁接、裂变,嵌入效应,实现规模报酬递增,加上变革性、颠覆性的技术抢占市场,赢取“超额利润”,产业中的企业资源呈现VRIN 的特性,提升产业结构整体竞争力及其对环境突变的抵抗性;其次,通过非技术创新的经验积累和试错匹配,产业对于资源的宏观把控能力增强,以价值可持续递增为核心的资源分配理念指导下,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实现稳定提升。因此,在科技创新的催化作用下,产业结构迅速升级,且升级优化效果显著。

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下的污染密集型产业对中国环境生态产生了恶劣的影响,绿色创新是这一语境下的又一重要话题。绿色创新通常被定义为通过对制造工艺、生产技术、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等环节或整个制造生产系统的优化改善来消除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绿色技术创新是绿色创新相关研究的核心内容,现阶段中国整体的绿色技术创新投入仍然较低,低于研发投入的4.6%。

绿色技术创新集中体现在工艺和产品两个渠道,绿色技术创新强调对现有工艺的绿色化改造,实现能耗效率的提高,同时绿色技术创新的产品融合了绿色特征(green attribute)和功能特征(functional attribute),追求环保带来的品牌优势和发展质量的提升。

绿色创新对于中国企业发展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绿色创新是大多行业标准制定的重要考量,企业可通过推动行业标准的升级,抢占市场先机,增加绿色消费,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其次,绿色技术创新能够为企业形成“隔离机制”,产生独特的市场竞争力,占领细分市场,保护企业的边际利润;最后,童健等(2016)得出工业转型升级的“J”形曲线的拐点取决于清洁行业和污染密集行业技术效应的相对大小,因此,绿色创新对产业升级也有重要作用。企业通过以上绿色技术创新的三种效应,带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以海尔空调“高效能生态”的升级转型为例。作为全球白电第一品牌,全球家电领域的领军企业,海尔集团斩获了多个重量级创新奖项,主导了多项行业国际标准,致力于绿色、节约型技术创新的研究开发,引领产业升级。例如,在“人单合一”模式指导下,海尔针对市场痛点,突破技术难关,推出了“不会得空调病”的天樽空调,颠覆传统空调送风模式,满足市场需求,带动产业整体转型升级。同时,绿色创新也是海尔迅速发展的关键动力。2020年1月4日,海尔空调以空气生态平台为支撑,提前于国标的推行,率先一步启动了空调新能效标准,推出空调行业高能效生态场景解决方案,从单一产品的高能效升级到场景方案的高能效。“空调新能效标准”提高了能耗效率,统一了定频与变频的评价方法,只按照季节能效定级,绿色环保。同时,海尔空调于2019年8月已经提前升级高于新国标的企业能效标准,并在全球升级高能效技术,抢占市场先机,提高市场份额。另外,新能效标准的实施意味着目前定变频市场的淘汰率达到45%,绿色创新形成的“隔离机制”,为海尔空调带来了独特的竞争优势,保证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以海尔为代表的领先型企业,针对解决市场痛点,颠覆产业技术,带动产业升级优化;同时,绿色创新的“市场先机”和“隔离机制”为领先型企业开创了新的利基市场,有利于企业提升其产业地位及国际影响力,从而带动全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三、引领行业发展趋势,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Mazzucato(2013)对美国企业超前研发的数据资料分析后得出美国政府主导着企业的战略性领域研发,由此进一步证实企业技术力量对于国家产业发展的显著作用,技术预研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战略意义。企业技术导向性判断的依据为以下三种:首先,基于行业技术系统混沌阶段的密集型技术研发。在当前行业主流技术范式生命周期的衰退阶段,正是技术系统中新技术范式的萌芽期,只有在这一阶段敏锐地识别出更有前景的新技术,才能尽早实现技术轨道的跃迁,引领行业技术发展。其次,机会窗口产生于主导范式与主导范畴之间的区域,基于原有技术范式的主导设计变化是渐进性创新范式的主要逻辑,渐进性创新同样能够占领细分市场,保持企业竞争优势。最后,科技创新的累积性效应十分显著,基础性共性技术为各类跨领域技术的研发提供了保障。不断加大对前沿基础研究领域的投入,才能掌握技术轨道演化的内在规律,突破前瞻性技术,更准确地把握研发方向。

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人类美好生活的需求又是科技创新的不竭动力。“科技求善”“以人为本”的创新观揭示了科技创新服务人类,满足社会需求,创建人民美好生活的根本属性。因此,充分挖掘、拓展甚至创造人类经济社会需求,对推动科技创新从而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企业洞察人类需求,推动科技研发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种:(1)挖掘市场需求,改善现有产品。主要针对现有市场中的客户需求“痛点”,寻求相应的技术解决方案,对产品进行迭代升级,提升客户满意度。(2)拓展市场需求,完善产品体系。围绕现有市场,挖掘潜在的服务和新兴周边产品,构建企业产品生态,提升产品、服务附加值。(3)创造客户需求,构建新的利基市场。建立良性互动的客户连接机制,变客户为用户,提高客户忠诚度和客户黏性;将领先用户、各类利益相关者引入技术研发过程中;建立创新社群,探索、创造超前需求,创造新的利基市场,为企业获取创新“租金”。新一代信息革命背景下,人类社会经济需求推动的科技创新,显著改善了人民生活质量,更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以“进入无人区”和“通信行业领先企业”的后发企业华为为例。通信技术的研发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华为成立初期,国内通信技术十分落后,加上国外通信巨头对中国的技术封锁,中国通信产业的发展缓慢。华为意识到基础研发的重要性,通过与国外先进企业建立合资公司、产业联盟、联合创新实验室等方式,提高创新能力。华为重视技术预研,率先掌握LTE技术并于2008年建立了业界第一个LTE/SAE 商用网络。早在2008 年,LTE 技术成熟时,华为就敏锐认识到5G 技术的引领性,开始部署5G研发工作,掌握了研发的最佳时期。作为欧盟5G项目主要推动者,发布5G白皮书,在全球9个国家建立5G创新研究中心。截至2019年2月底,华为已经与全球领先运营商签订了30多个5G商用合同,40 000多个5G基站已发往世界各地(华为年报,2018)。华为提出的5G 解决方案受到广泛认可,引领行业发展趋势。同时,华为还致力于在全世界范围内消除数字鸿沟,通过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领域的持续创新,让技术变得更简单、更便捷、更实惠,让更多人享受到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红利,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例如华为推出了RuralStar农网解决方案,使上百万农村人口成功接入网络;与欧盟聋哑人协会等组织合作,联合推出“StorySign”的AI 应用,让人们能体验到专业级的拍摄水平。华为在满足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创造了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提升了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保证了华为的可持续发展。华为5G技术引领了通信产业的技术发展,提升了其在通信产业中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塑造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今的华为已经在新的技术轨道上持续探索,引领行业趋势,满足人们生活需求,带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提高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

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是科学有效地配置全球范围内的要素资源,在此逻辑下,产品原有生产过程的不同环节分散在不同的国家或区域展开,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s,简称为GVCs)由此形成。全球价值链研究了世界产业组织的纵向维度分布,以业务工序为横轴、附加值为纵轴得到的“微笑曲线”,刻画了全球价值链中的不同环节的价值分布。各国整体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综合实力决定了国家整体的全球价值链层次。

Gereffi(1999)总结了价值链升级的四种模式:提升技术能力的流程升级;提升产品附加值的产品升级;采用新功能的功能升级和提升竞争力的跨环节升级,这四种升级模式都需要科技创新的基础保障,侧面肯定了技术创新对于提升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位置中的重要作用。

具体而言,科技创新促进国家转向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的内在作用机理为:第一,基础科学研究的突破,可以增加生产链上游研发设计环节的企业数量和产业整体技术含量,掌握产业核心技术,主导价值链治理。第二,信息化、智能化等方面的科技创新,提高了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了新兴产业集群式发展。第三,引入新技术、新管理、新模式,颠覆了传统的营销与服务模式,使传统产业焕发生机和活力,获取更多的附加价值。由此,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中国制造业将升级传统产业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并举,不断向全球价值链高附加值的两端迁移,引领高质量发展。

以海康威视为例,成立于2001年的海康威视,在短短20 年内就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成长为世界领先的安防产品制造商及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曾于2007—2011年连续五年以中国安防第一位的身份入选《A&S》“全球安防50 强”。海康威视的发展历程就是传统制造业企业向设计端与服务端转移,提升产品附加价值的过程。海康威视一直重视技术的研发设计,并根据不同用户群体设计不同的产品线,但是,这些举措对于企业的价值链位置的升级作用并不显著。自2010年开始,海康威视开始为客户定制整套安防产品,成为一体化安防解决方案的提供商。通过对技术的不断攻破,海康威视逐渐掌握该行业的核心技术,提升其在价值链中的控制力。同时,结合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等先进技术手段,完善“产品+ 服务”的业务模式,2017年,海康威视推出“AI Cloud”数据平台,以进一步协调各类产品的功能,确保各类解决方案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海康威视形成“产品+解决方案+数据平台”的模式,成功实现服务转型,提升企业整体附加价值,从而优化整个国家产业质量,提高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

五、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

科技创新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因此产生了不同的社会效应。社会效应的类型和强弱取决于科技创新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颠覆性程度。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探讨科技创新的社会效应:宏观层面来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突破,缓解了生产关系,提升了科学技术生产力,为中国在大国博弈中摆脱技术牵制,赢取博弈优势发挥着积极的效应;中观层面,原始性创新能够推动整个产业的升级优化,同时,“数字经济”迅速发展,对于孕育新兴产业,平衡区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微观层面,对于企业而言,共性核心技术的突破,提高了企业的技术掌控力,有利于组织形成创新文化。对于创新个体而言,良好的社会创新氛围能够维持个体的创新热情,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

综合来看,科技创新的社会效应主要体现为显著的集约效应、协同效应和引领效应。一是集约效应,集约效应体现在技术更新换代过程中要素资源的节约,通过产生新的技术、方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二是协同效应,协同效应是指非技术创新与技术创新协同演进和动态匹配;三是引领效应,龙头企业的创新对于企业自身以至整个产业的技术发展都是引领性的,集中力量支持龙头企业的前瞻性技术研发,对于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引领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以华为为例。华为作为中国最大的全球领先的ICT(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是中国特定情境孕育的100%由员工持股的民营企业。华为通过自身不断努力,掌握了通信产业核心技术,扩大了全球知名度和市场地位,成为中国通信产业的龙头企业。华为的成功,为中国科技的发展带来众多积极的社会效应:首先,华为打开企业边界,向各行各业提供先进技术,如与国家信息中心成立电子政务联合创新中心等,华为通过与电子政务、交通、保险金融、医疗等领域联合创新,助力传统产业升级转型。其次,华为在2015 年宣布了五年10 亿美金的“沃土计划”,打造面向开发者伙伴的开发使能平台和联合创新,向开发者提供最前沿的技术领域的ICT 开放能力,提供自身的各项解决方案(如决策方案、应急指挥方案等各类方案),促进产业创新。最后,华为的成功,提升了中华民族的创新自信和制度自信,激励了创新型组织和个体,提升了社会的创新热情和创新决心。华为技术创新带来的社会效应表明,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会对企业和个体的创新产生激励作用,提升其创新文化或创新热情,从而形成全社会良好的创新氛围,更好地推动经济发展。

科技创新作用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如图1所示。科技创新通过提升生产效率,拓展企业经济活动边界,促进产业升级转型,推进绿色创新,提升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引领行业趋势,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从而保证企业长久竞争优势,提升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引领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

关闭
精彩放送